人生中的许多智慧,其实都藏在“适度”这两个字里,我们总在追逐各种极致,却常常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适度不是凑合,而是一种懂得平衡的从容,它让生活既有滋味又不至于失控。
就拿吃饭来说,美食当然诱人,但吃多了真是受罪。有一次,我在家宴上没管住嘴,红烧肉、油焖虾一口接一口,结果半夜肠胃造反,又胀又痛,折腾得整晚没睡。从那之后,我就学乖了,再好吃的东西也只吃到七分饱,留点余地给胃,也留点念想给自己。健康不就是靠这样一餐一餐地适度吃出来的吗?
工作也是一样。我以前有个同事,项目一来就拼命,天天熬夜到两三点,咖啡当水喝。刚开始效率是高,可没过多久整个人就跟被抽干了似的,反应慢了,脾气也躁了,代码出错率直线上升。后来他调整节奏,该干活时专注,该休息就彻底放松,反而做得更稳更快。人就像一根弦,一直绷太紧迟早要断。懂得收放,才能做得长久。
人和人相处,更需要把握分寸。有的人一熟,就恨不得全天候粘着你,什么都要插一脚,叫人喘不过气;也有人冷淡得像是陌生人,遇到事连句问候都没有。我跟我最好的朋友能交往十几年,就是因为我们都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平时各忙各的,但真遇到坎了,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不过度热情,也不刻意疏远,这种关系才最舒服。
再说说物质。现在到处都在劝人买买买,好像只有拥有更多才能更幸福。但我认识一位退休老师,穿了几十年的棉衬衫,家里简简单单,阳台上种满了花。他常跟我说:“东西够用就好,贪多嚼不烂。”他看一本书能回味好几天,下一盘棋能琢磨一下午,这种充实哪是名牌包比得了的?追求可以,但别被物欲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适度就是一种生活的节奏感。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认真,什么时候要看淡。它不是躺平,而是在热忱中,留有理性,在投入中,不忘自我。能把适度活明白的人,往往走得更稳,也笑得更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