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论人的成长》:
我特别容易过于狂热。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在这里提及。这个想法首先来自李奥·泰勒,她在私人信件中指出,我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看来起来像是连接东西方思想的桥梁。这是个令人惊奇的观点,但是我发现,最近我很欣赏一些佛学和禅宗的内容,特别是老子的一些话。老子是约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的一名智者。让我引用几行他的话,这些话引起了我的高度共鸣: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一句话将我最喜欢的两个思想家结合了起来。马丁·布伯努力解释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是整体的行动,但是最有效的是顺其自然的状态,所以经常被称为“nonaction”(无为),听起来有点让人误解。布伯这样解释这个概念:
对生命中的事物施加干预,意味着同时伤害它们和自己……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微小且显著的力量,不突出自己的人拥有强大且神秘的力量……
完美的人……不会干涉生命中的个体,他不会将自己强加于其上,但是他会“帮助所有生命获得自由”。通过他的合一(unity),他也带领大家达到合一,他解放了万事万物的本性和命运,也将其中的“道”解放。
我想,我对人们所做的努力,也越来越朝向解放“他们的本性和命运”这个目标。
如果有人寻找一个高效的团体促进者,那么他需要进一步看看老子的思想:
最好的领导,
是人们很少知道他的存在,
人们服从和称赞的领导次之,
人们鄙视的领导更次……
好的领导,说得很少,
当工作做完,目标就实现了,
他们总会说:“这事儿我们自己做。”
(宾纳,1962)
但是我最喜欢的句子,总结了我深层的理念,出自老子:
如果我不干预他人,他们会关心自己,
如果我不指挥他人,他们会自己行动,
如果我不教育他人,他们会自己进步,
如果我不强求他人,他们会成为自己。
(弗里德曼,1972)
我承认,上述引句过于简化,但是对我来说,它包含了一些真理,而这些真理是我们西方文化还没有给予重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