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感同身受,以下的几点在我迈向30岁时一一验证...记录下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我很安静
01预先承诺
“预先承诺”原则,即付款在前,消费在后。这个涉及“心理账户”的小把戏,的确能够更好地化解付款带来的痛苦。
02预期的不确定
教育、事业、爱情,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出完美的规划,之后再如预期般完成目标,那该多好,然而生活并非如此。我的生活中总有无情的小辣椒,如生活这架航班要不断地经历气流,要同所有可能出现的侧风和恶劣天气做斗争。
03及时调整
书中说到:起飞的状态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起飞之后的调整。我常做调整,都是在为到达目的地做准备。
04文凭!它就是重要
近期萌生在心中的问题——读个硕士吧!学识和文凭暗示我们,尽可能拿到含金量高的毕业证书,以及为职业生涯创造尽可能理想的先期条件,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05潜挖校外能力
调整方针的能力则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学校却几乎不会培养这种能力。
06有理的固执
今年明白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巴菲特拥有了“不善变通”的名声,并借此确保自己从一开始就能获得最好的报价,并且不必同那些不靠谱的小商人纠缠。
07不妥协
请坚守自己的誓言,毫不妥协。100%的坚持,会比99%的坚持更加简单。
08黑匣子思维
这段话读的挺痛心:航空领域中的所有知识、所有规则、所有程序,它们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曾经有飞机在某个地点坠毁过。”每次坠毁事故都会令之后的航行更加安全。人生也是如此。
09认清自己
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看别人往往比看自己更加透彻,我们常常会对他人失望,却很少对自己失望。感恩身边常有位说大实话的“找鼎”老师...
10分析才可升华
坚持不懈地进行分析,绝对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