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投标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大领导、二领导严格把关,要嘛没嘛,用自己那把刷子糊墙,修修补补,风里来雨里去,每次投完标都跟大病了一场似的。 后来,看似比我老,实则九零后的姚总登场,传说来之前别的没干,做了一年的标书,经验丰富。说实话,这几年确实跟他学了不少关于制作投标文件的东西,比如对招标文件的理解、排版、各种响应、各种细节、包书皮一般的封标…… 日积月累,整体的材料都在不断完善,真实且可值得推敲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我也不再那么累了,甚至如今天一般,开标前一天甚至有时间午睡一会儿。回想过往的这几年,着实不易。对于整个公司而言,投标是大事,对于我自己而言,无论大小标,都是一视同仁的去对待。 尽管变化很大,然而不变的,如姚自问的“为什么每次做标书都是咱俩?”。是的,每次都是我们俩!我回答他:“这就是公司不成文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你深刻的去理解体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把公司发展史比喻成一部电影,我们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唯一的角色,是别人不能替代的。 我不知道这个属于自己的角色还会扮演多久,是直到剧终散场,还是如同那条自己喜欢的路一般,在某个岔路口,任性的随意改道? 每套标书里,都有一个故事。封标定论,再之后呢——还有下一个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