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课 孙 录》第三十二课 生活要有仪式感

《课 孙 录》第三十二课 生活要有仪式感

作者: 木子文白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5:10 被阅读1次

《课 孙 录》

李本聪


第三十课  暑假里给你开这些课

( 2018.8.4.)

【课外阅读】爷爷每天给你念50页注音版的书,或是30页非注音版的书。不惟你们班的同学,在农村里,许许多多小学生,家长都不给,不会这样做。有些家庭是客观原因,但有些也不是。阅读是一个人精神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人生幸福从这里开始,她是根。没有阅读的人生,一辈子都在黑暗中爬行,无法直立起来行走;一辈子都只能在底层打拼,因为向上的通道被堵塞了。爷爷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孙儿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及早带你读书,及早在家里给你开这门课,希望用阅读、用文字来照亮你的前程。

【训话课】人是在矛盾中度过的,人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有些方面,豆豆,你很优秀,不用怀疑;但在有些方面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人,有多少长处就有多少短处。好在,孩提时代,是引导的好时机。开这门课,就是为了引导你,克服缺点,修正错误,向好、向善、向高尚,向着理想前进。

【唐诗课】唐诗、宋词、元曲,她们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参与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暑假里,一天读一首,不断积累,不断复习,不断走向前去。爷爷的希望是,用三年时间,帮助你把《唐诗三百首》熟读背诵。这样,你初步的古典文学底蕴就有了。功效不仅在今天,还将会在你一生中表现出来。教育不仅为当下,还要为将来着想。一个用唐诗宋词喂养大的人,文雅和博雅是担得起的。

【自己读书】一年级完了,你马上就要升入二年级,爷爷这根辅导你读书的拐棍,需要逐渐逐渐的丢掉了,最终的目的是你自己读书,自己去寻找知识,自己去认识世界。从这假期开始,每天安排你自己读一页书。读不来的字,拼拼音,拼不出来,爷爷来指导。使用教材是《弟子规》和引证故事,因为你在幼儿园读过,读起来难度会小些。

【读《论语》】这部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私塾里学生必读书。假期那么长,爷爷带领你来做这项文化工程。古文尽管难读,但不要怕,有爷爷扶着,没事的,会走过去的。再说,古代的孩子都能读,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难道说今天孩子的智力还不如他们。我希望能在小学阶段,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教给你,让祖先的智慧来帮助你成长,成为你生命不绝的动力。

【读现代诗】使用的教材是《汪国真诗精编》,爷爷读过。感觉这部诗集朗朗上口,设色明丽,通俗易懂,比喻新颖,诗味浓郁,有朝气,有正能量,充满哲理,创造了诗意和远方,用来作为你诗教的启蒙读物是合适的。


第三十一课  安全第一

( 2018.8.5.)

带你去青龙山庄玩,同去的还有你们班的陈俊峰、张杰泽。那里有片供小孩玩耍的沙滩,还有些原生态大石头,沟溪里有积水。爷爷的要求是,你们只能在沙滩上玩,不准到沟溪里玩,也不准去攀爬那些大石头。沙滩不怎么宽大,完全在爷爷的视野范围内,虽然有几汪积水,但深度仅及脚裸,也不存在不安全。那两个小同学,遵守爷爷的规定,在沙滩上打洞,做沙雕。而你豆豆,却是不断违反,爬到大石头上,从这个石头串到那个石头,下到沟溪里去用捞鱼兜捞鱼,弄得爷爷不断呼喊,不断阻止,很费心的。

昨日,爷爷打开微信让你看,教育局发来紧急通知,从放暑假到现在,不足20天,全国中小学生溺水出事的就多达30人。你最喜欢捞鱼,而爷爷每次带你去,都提心吊胆,不为什么,就担心你的安全。出发前总是再三再四叮嘱,要你注意,要你听招呼,可你有时候还是会闯红灯。其实,这次送你去学游泳,最主要还是希望你能获得一门生存本领。至于锻炼身体,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跑步可以锻炼,远足可以锻炼,备选项目多的是。

孩子,不论做什么事,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重于泰山,千万切记。现在是大人保护你,将来就是你自己保护你自己了。有安全意识的人,安全意识强烈的人,不但自己拥有幸福人生,也会给家庭带来幸福。现在要教育你明白,等你长大了更要明白,什么是发财,平平安安就是发财了。


第三十二课  生活要有仪式感

( 2018.8.6.)

吃饭前要背诵感恩词;爷爷给你上完课,要起身立定敬礼,说谢谢爷爷;别人给你东西,无论大小多少都要谢谢人家。如果是长辈,还要给人家弯腰鞠躬……这些都属于仪式感。长期的培养教育,你基本上养成了。用什么东西来看守我的孙儿长大,这是颇费思量的问题。父母能不能看守?不能;金钱能不能看守?也不能;房子车子能不能看守?更是不能。想到底,只有习惯,只要那些美好的德行修养能够看守你,陪伴你一路走过,这一切都包含在仪式中。

我们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的爷爷辈那代人,可能真是这样。我就亲眼所见,在宴请的桌席上,先夹菜的人,要举着筷箸,呼旁人请、请、请。先吃完饭的,要双手拿了筷子,向同桌轻点,连说:“您家慢请,您家慢请。”一定不能离席,要等待着,最后一个人吃完饭,才共同起身离席。至于迎娶新娘子,给父亲母亲行跪拜礼,那更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举行大典的时候,你看看,奏国歌、升国旗、仪仗队……一样不能少。人本是自由的动物,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的仪式来约束自己?因为只有这种仪式才能把自己的爱和尊重尊严,以及文明表达出来。

所以,不要把仪式通通斥为封建老古董,不要简化仪式,更不要抛却仪式。丧失了仪式感的人,就会沦为粗鄙,变成没有教养的东西。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 孙 录》第三十二课 生活要有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i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