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翻开之前做过的读书笔记,看着微微泛黄的纸页,回忆起之前的读书生活,心里感到莫名的亲切。摘选其中的精彩片段,和志同道合的爱书之人一起分享。
《山河之书》:余秋雨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2.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提醒我们:在生存底线面前,贫富荣衰一律平等。
3.趁还有点时间,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多走走,了解历代祖先各种所作所为的生态理由。
4.天下万物中,能够做人不容易,不妨开心过完这一生。
5.文化人做的事情是,热爱全人类和自己的民族,并且因为自己,使它们更美丽。
6.一个中国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处,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归故乡。
7.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8.宗教的力量和时间的力量都是极其强大的,强大在默默无声中,足以让燥热的心灵冷却下来,产生几分敬畏。
9.《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10.《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1.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12.到杭州最大的享受之一,是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
1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14.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15.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16.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17.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
18.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中国圣人王阳明》:沧海月明
1.看,大儒内心;悟,将者仁德;生,坎坷跌宕;死,此心光明。
2.佛曰:苦痛和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4.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5.阳明心学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如何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之中获得内心平静、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武器。
6.王阳明的心学让人们意识到,当今世界不仅仅有组织追求,还有自身精神世界的存在,我们不能满眼皆是物质利益,而不顾精神世界的缺失和寂寞。
7.此心安处是故乡。心学的力量在于,能给漂泊的心灵找到一个安稳的归宿,能给迷茫的梦想找到一个奔突的方向,能给活着的生命找到一种存在的意义。
《战神粟裕》:关河五十州
与死亡相比,艰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艰苦则是长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