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廊桥遗梦》,谈及婚外情的一部片,最终却让人回归家庭,坚守婚姻。灵与肉的结合,也许只可以四天,却无法一生,这可能也是流传下来的经典注定是悲剧的缘由。相遇四天,回忆半生,寄托于死后相守,似乎最终仅能用此种方式找寻道德与人性的平衡点。即使是昙花,即使是彩虹,拥有瞬间,回忆一生。但是,所有这一切仅能隔空封存,否则,你将无法回归生活中原有的角色。
女主角由梅姨饰演,她原本是一位教师,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从意大利一个叫巴利的小镇远嫁美国,从此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再也无法聆听内心的声音,心中的浪漫与渴求也无人与听。“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每天操办农事,柴米油盐,连想听歌蓝调音乐电台,都被女儿换成自己喜欢的频道。儿女双全,夫妻恩爱,似乎是生活一个美好的影像,然而内心的一潭死水,直到那天那位叫罗伯特的国家地理杂志的男人停下来问路,才荡起了涟漪。
廊桥,也叫罗斯曼桥,位于衣阿华州麦迪逊县境内,乡村公路与溪河交错处。桥身为木质结构,长20多米,呈朱红色。罗伯特此行是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此桥。
几句话几个眼神,似乎已懂彼此。女主弗朗西斯卡主动提出带路,预示着接下来会有故事。男主在桥下采了一束紫色小花送给女主,击中了女主心中被压抑已久的浪漫,所有情感即将倾泻而出。接下来故事随之展开。特地为你准备的那条裙子,精心挑选,一生只为其穿一次,在心中的地位更甚婚纱。日子就这么过了两三天,临近分别,女主也崩溃了,需要为此情感做确认。直到男主那句:“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ce in a lifetime.” “这样确认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女主确认自己不是随便将情感托付一个不重视此情的男人。即使因为道德与责任,不能与其一同离开,然而可以将其珍藏于心中重要位置,作为后半生情感重要的寄托,虽然之后再无联系,死后遗嘱却都是将骨灰撒于罗斯曼桥。过完这一世,我们在一起。
我用躯体过完命定的一生,灵魂与之共。人的一生,是否需要白玫瑰、红玫瑰,还需要蓝玫瑰?每一种都没法要求百分之百,但某种意义上,已经是百分之百。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起初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后来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并不是我们愿意活得不明不白,只是好多事情一用力就会拆穿,拆穿就会失去,长大以后的世界总是这么脆弱。”也许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戴着面具,遵循社会规则,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只在那么一瞬,幸运地遇见能让你褪下面具的那个人,当然仅仅是那么一瞬,但也足够了。
人生,不就是又遗憾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