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德国、比利时与荷兰四国在5月18日共同签署文件,计划打造一个欧洲的“绿电中心”。
四国承诺,到2050年将四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从目前的16GW 提高至150GW;在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达到65GW。
毫无疑问,按这消息来看,这将强烈刺激风电的需求,也给A股的风电板块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
但我认为,这里面是有陷阱的。
1、需求端超预期
自俄乌战争以来,欧洲的新能源需求增长就一直在飙车。
早在战争刚爆发的3月8日,欧盟委员会就制定了一个路线图,要在2021年7月的目标基础上新增80GW光伏或风电装机规模。
主要原因,当然是电价的急剧上涨,以及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制约。这种情况下,原来成本偏高的清洁能源,忽然就变成了小甜甜。
但过去一段时间,A股主要关注的是光伏板块。
光伏确实争气。2022年一季度国内出口到欧洲的光伏组件规模为16.7GW,与去年同期的6.8GW相比增长了145%。
中国和欧洲,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和出口市场。因此,欧洲光伏的需求增长,很自然将拉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但风电可不一样。我国的风电产业一直都是内需型行业。
2、供给格局有陷阱
过去十几年,风电虽然是清洁能源的两大主流方向之一。
但估值一直低于光伏,发展速度也比光伏慢。
主要问题有三个:
第一,风电的降价压力更大。
第二,风电的资源约束更多。
第三,风电缺乏海外竞争力。
风电目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美国。
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市场目前基本上都是地头蛇占据了主要份额。
欧洲有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美国有通用电气,中国更是群狼环伺。
中国风电之所以难以像光伏一样,长驱直入欧洲和美国市场。不是技不如人。
关键是缺乏性价比。由于风电的主要材料是钢材,太重了,长途运输到欧美,成本极高。
以上三个问题,风电在可见的将来,都难以解决。
因此,欧洲风电政策力度加大,很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机会,中国企业吃不到嘴里。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忽视了。
在欧洲风电市场,政策支持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
2021年,欧洲五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中有四家业绩都出现了亏损。欧洲有很多环保组织,他们对风电一直采取敌视态度。
比如法国,渔民行业组织曾多次对海上风电建设表示抗议,担心风电机组对候鸟迁徙的干扰,让法国海上风电项目推进举步维艰。
德国、比利时等国也都出现过针对风电项目建设的抗议游行活动,因为欧洲陆上人稠地窄,他们担心风机的密集建设会对民众造成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欧洲市场不像我国,内部分裂,问题众多,现实低于预期的可能性很大。
[强哥热评]品评近期市场及热点行业,发掘中长期投资机会。我是强哥,想跟强哥学更多干货的,就点赞支持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