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解读《爱心树》

(随笔)解读《爱心树》

作者: 贾宋海纳百川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00:51 被阅读0次

解读《爱心树》

文/徐志海

走到书架旁取出前不久给女儿买的《爱心树》。这本书是绿皮的。一个小男孩正仰着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一棵大树,他伸直了双手欲要索取树枝给予他的红苹果。

很形象的爱心树,我想她是一颗具有母性的“女同志”。她叶枝茂盛,伟岸挺直,远看像农舍人家,近看像小兵张嘎。

“原来她是一棵树,真是美丽漂亮!”女儿形容她说。

我和女儿只看了四页,但是疑问很多。为什么是掉落一颗苹果呢?而不是一颗桃子或者香蕉呢?难道是想让这个孩子平平安安吗?为什么第一页只有一根茂密的树枝,却落下来一片叶子?第二页大片的空白书纸里只有一棵脊梁挺直的树身,然而最角落处却又只有一只小孩的脚。让人很暇想的画面。第三页这棵树她似乎斜弯了枝腰,两条近似双手的树枝伸的长长的;第四页又是大片的空白,然而却在角落处一个小男孩的出现,“喧闹了纸张”。只见小男孩他喜笑颜开,正向大树怀抱奔跑过来。

“噢,我明白了。原来,刚才那一只脚是这个小男孩的脚。”翻到第四页,我解释给女儿听,“你看这个小男孩,还喜笑颜开。还有,这棵大树正向他伸出双手,表示:来,我的怀抱。还有这树叶、枝条和刚才那两幅图画不一样,有所变化的,你看、你看…………”

女儿洗耳恭听,看着我用手指着绿皮书里的图片,女儿发出了疑问:“这只是一棵大树,为什么喜欢一个男孩儿?”

我也不知道。富有想象力的图片却如此开动脑筋。这仅仅是一本书,或者说是半卷图画。我们却入了局。

此书〈也可以叫它画册〉,前四页只有图片。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书跟图片。我处于好奇,又翻回第一页,看到只是一片奇特的落叶。

“还只是一片叶子,太单调了。”女儿又说。

单调、单调?我的耳畔不断的回旋,单调代表什么呢?

这第一页大片的空白,仅有一条茂密的树枝和一片正在掉落的树叶。大片留白,女儿说它单调。

“单调,代表了这棵树很孤独或者孤单?落叶,代表秋天来了或者是掉落的意思给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一棵树枝到了应该落叶的时候了?或者不是。”真是有趣。这空白之处就是让看过的人写读后感的。我用铅笔把这段话写在了这条树枝的空白处,并告诉女儿我想捋一捋这几幅图画的意思。

这时,女儿也吵吵着要求写疑问。我见女儿在落叶处写道:冬天,叶子都落了,为什么冬天的叶子要落呢?因为天冷了就该落了。

太有趣了。这样的图画,原来是一个美国人用钢笔绘画的。他的名字叫,谢尔.希尔弗斯坦。我仔细看了看他的简介,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绘画作家,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乡村歌手。

鉴于好奇,我问女儿:想知道这棵爱心树的结尾故事吗。女儿点头,表示想知道。我随意翻看了最后几页。看到一个老头子坐在一棵空心的大树墩上。还有几行诗一样的分行文字以及对话,我才不禁意识到,原来这是母爱给予、子女无知索取的故事。

有些悲哀,在这悲情的故事里。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父母溺爱,何尝不是让子女无偿无辜无情无知的索取呢?空巢的老人无私的奉献以为快乐,子女却无知的索求把老人的心血掏空却不知。有多少踩在父母肩膀上长大的子女,不知道心疼父母,却整天光知道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昧着良心享受父母的馈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的?

这是个拥有母性大爱故事的树,同时表现出来的故事,应该和“爱”有关。

我认为这个“爱”,其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大爱无疆母亲给予的爱;二方面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之“爱”。这个说法根据书图里的一句话“她爱上了一个小男孩”,结合后来老头坐在树墩上犹如两个互相搀扶、孤独且相依偎的恩爱老情侣而渗透的侧面隐意,从这个隐意的爱情观念里可以看的出来。三方面是朋友之间的后现代之友情。

这本书有知识且开动脑力,富有想象,今晚肯定是看不完了。只看这四页,可得我俩在空白处写好多读后感的文字呢。

我告诉女儿用铅笔写读后感的好处,可以随时修改错别字和不正确的词句————这也是很好的留白。还有,便于下次读之,有不同的感想做对照、做参考。

我哄女儿睡觉后,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爱心树》的最后一页,那个男孩变成了老头,孤单单的坐在拥有树龄年轮却似空心的树墩上,悲衰的看着远方。是多么孤单寂寞啊!

我想起了远方的老家,那是一个诗与远方的地方。我是一个安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通过阅读《爱心树》我想家了。

为了生活我来到了异乡,为了工作我来到了异乡。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

这不正是那个坐在树墩上发呆的老头心中的寂寞吗?

我把书放回书架,闭目畅想《爱心树》里的世界里的那个小男孩他正伸手索取大树赐给他的给予。

今晚陪孩子看书很有意义。我想只有不断教育孩子明理是非,他们才能懂得知识的作用以及日后从书本上明白自己的价值。也许不会像《爱心树》里的孩子一样,会像成熟后的老头一样,有了对自己认识的价值观和对社会认知的全面性,才能分清自我不被世俗迷浊。

重视知识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重视教育的家庭是一个有希望的家庭。我陪女儿学习、读书、认知识理,也是为自己的心灵洗礼。

相关文章

  • (随笔)解读《爱心树》

    解读《爱心树》 文/徐志海 走到书架旁取出前不久给女儿买的《爱心树》。这本书是绿皮的。一个小男孩正仰着头,用期待的...

  • 11-27日作业打卡

    邀请你今天: [爱心]【1】回听基础课《报告解读》 [爱心]【2】复习课上的笔记 [爱心]【3】梳理你的报告解读思...

  • 当爱心遇上“碰瓷”

    [随笔]:当爱心遇上“碰瓷” ...

  • 绘本讲师训练营【第四期】14/21阅读原创 《爱心树》

    04116张云芳 爱心树 平安夜里,我想到了这本绘本《爱心树》。 听说《爱心树》的作者谢...

  • 爱心树

    这棵象征爱心的美丽法国梧桐树呀,我们相伴已有16余载了。每当疲惫乏力时,在你的身边走走,亦或在你旁边的椅子上坐坐,...

  • 爱心树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给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

  • 爱心树

  • 爱心树

    今天分享一本经典的绘本《爱心树》。 《爱心树》是一本经典的绘本,买它的时候孩子2岁半,我没有提前了解它的内容,拿到...

  • 爱心树

    爱心树画好好几天了,总觉得自己涂色涂的很生硬,没有灵性,还得好好练习

  • 爱心树

    有一次听到一个妈妈感慨:我对孩子天天付出那么多爱,她怎么在做“妈妈是如何爱你”这个题目时,还是咬着笔头不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解读《爱心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qs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