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儿,去烧壶水,给客人沏壶茶”
“得嘞,师傅”
小毛孩儿一溜烟跑没了影,这里是青山寺,寺里住着一个老道士,这里鲜有人来,这里却也是尊贵人家请愿之地。老道修行许久,识得人面习得相术,只是不曾言过,今日来的三位客人应是有些地位的贵者。
“不知几位贵客来小观有何贵干?”
“大师,我们听闻您通相术,故来请教一二”说话人温文尔雅,一身锦绣紫袍端的是贵气逼人。
“小老儿,山野老道,哪会什么相术,不过是人传人的虚言罢了,当不得真,当不得真,贵客请先歇息我去看看茶汤。”老道眯眼笑着离了房间。
寺间后院有口井名唤虫儿井,井边有一茶树名唤虫儿树,树产一茶,名曰虫儿茶。茶色青翠,脉络清晰,最神奇的是,茶片上总会长出些翠绿翠绿的小点,如虫儿食叶,有趣至极,所以有人称其为虫儿茶。
老道刚进后院便看见,小毛孩儿正爬在树上摘叶子,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许,炉上坐的壶已是水汽袅袅。
“瓜儿,前些天不是摘了些茶嘛,怎么今天又去摘呀,这不是颇费工夫吗?”
小孩儿垂下头看着老道,眼睛眯成了月牙弯儿,勾着树脖子答道:“昨日晚些下过雨了,徒儿听见了虫叫,应是今天的叶会更好些,客人远道而来,当然要喝最好的茶了,这不是您说的待客之道。”
“哈哈哈,有理有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话间壶盖急不可耐的顶起发出噗噗之声。
茶入水,心入笼,山间鸟雀相鸣,溪水相击,如鸣佩环。
“瓜儿,端去吧”师徒一前一后走入屋中。
“贵客请慢用”双方道过谢,水入了杯盏,悠悠的水旋打着卷儿,片刻后又归于平静。贵公子端了茶,正待品味一番,却见茶水面上,几只小虫游来游去甚是快哉!本是文雅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咽入了肚中,眉头亦是皱起。他看了看泡茶的小孩儿,却见他一脸期冀的望着自己,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难不成是…
“啪”茶盏应声落地,贵公子腾的站起。
“小小的山间小观,不识贵人,如此怠慢,真是无礼之极,哼。”甩袍便走,左右的人亦是将茶盏重重磕在桌上,拂袖而走,临走前更是恶语相加。
小孩儿一时愣在那里,待人走茶凉才反应过来,眼中泪珠莹莹,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费了很大力气才采下来的茶,却这样遭人作贱。
“师傅,他们…”他可怜楚楚的望着老道,老道依旧笑着,云淡风轻。
“瓜儿,哭什么,只不过一盏茶而已嘛,需要的人自然会喝,你只是碰到了不需要的人,不要难过了,师傅替他们喝”老道慢慢将桌上的三盏茶喝尽。
“怎么样师傅?”
“哈哈,清清爽爽,舒服,好茶,好茶”

远远的山林里传来笑声,似虫鸣,一阵一阵。人生如茶,道家把人的一生艰辛经历过程浓缩于一壶茶水中。茶只有两种姿态,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叶尖的虫儿小,人间的虫儿却大,浮在天地之间打转儿,有些立着,香气四溢,有些沉了,没了生息。
《茶道》言:
人一走,茶就凉 ,这是自然规律;
人没走,茶就凉,这是世态炎凉;
一杯茶,佛家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
茶说:我是一杯水,给你的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心即茶,茶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