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无物,是一个典故,就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如下: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徐孺子就是《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那个“徐孺”。他本名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他在少年时经常喜欢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倘若月亮当中什么都没有,应当会更加明亮吧?”
对此,他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就好比人的眼睛里面有瞳仁才会明亮,假如没有瞳仁,一定什么也看不见!”
将“人有瞳仁”类比“月中有物”,通过举出反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映了少年徐孺子的睿智和机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