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识江一燕是看到一段她参加《我们来了》,在听到莫文蔚唱《忽然之间》时哭成了泪人,听到一首歌能流泪的人,该是怎样的感情细腻和柔软啊,让我开始关注这个长相不惊艳却很耐看的姑娘。
小时候的江一燕,因为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而无暇陪着她,造就了她的敏感细腻。
也因为父母节衣缩食,为她报了很多兴趣班,让她成为了如今这个多才多艺的姑娘。
她不仅仅是一名演员,她还是写作者、摄影达人、音乐人、山区支教老师。无拘无束地做着她爱的一切。

妈妈希望她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然后结婚生子,成为万千个家庭中的一个。
但她不,14岁的江一燕选择了成长中所没有的叛逆,她去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的附中,即使父亲反对,她也要去。
14岁的一个选择,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这个魔盒跳出的都是江一燕异彩的人生。
之所以如此坚定地选择北上求学,是源于一个对她影响很大的老师。在她无边无际的孤单童年里,老师带着她去自己的宿舍,为她做好吃的,用自行车载着她去见妈妈。
小小的手怀抱着老师的腰,江一燕说,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孤单让她变得敏感,也让她懂得了感恩。老师不幸地患上了白血病离开了江一燕,为了完成老师的北舞梦,即使不喜欢跳舞的江一燕也毅然地选择报考北舞去感恩这个在她懵懂岁月里给予无限关爱的人。
不善言语的江一燕,在北舞碰触到音乐后,内心得到了释放,她将所有不能表达的言语化成了文字,那一年,只会三个和弦的她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
打破常规,这样你才能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灯塔,开始一段异彩纷呈的人生。
2.

江一燕是一个演员,从2006年到现在,虽然她的作品并不多,但她对待每一个角色都是付出了真心。
她尝试不同的角色,寻找着每一个不同的自己。她是温婉恬静的周蒙,是勇敢倔强的舞女江香君,是神秘莫测的越狱女囚傅源……
这每一个人都有着江一燕的性格,但她们却不全是她。
对待演员身份,很多人都说她不够积极,应该把握住每一次的时机,让自己红,让自己更红,但她没有,永远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只拍自己喜欢的。
大一的时候,她和张静初一起成为了顾长卫导演的《孔雀》的女主角的候选人,张静初每次训练都来的早早的,非常刻苦,而她却显得有些消极,她总是按着自己的时间来训练,一步一调的,不急不缓。
后来,张静初因勤奋的训练被导演选中,出演《孔雀》红了,有人问江一燕后悔吗?她坚定地说:“不后悔。”她说那是她那阶段的选择,如果重来她还是会这样做。

在娱乐圈久了,理应沾染一些“俗气”,江一燕却不,她按着自己的步调行走,为了去澳洲游学推掉了一部大制作的电视剧,即使经纪人给她写了几万字的劝诫信让她拍完再走,她依然是关掉手机踏上游学的旅程。
她说:“一旦决定了就要开始,谁都不能阻止。”
就是这样执拗的性格,也让她在为数不多的作品里,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和第16届华鼎奖最佳女配角。
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总是不急不躁,同事说她像小乌龟一样,她则说自己就是一个爬行者,为此就有了“江小爬”这个名字。
最难的就是在这纷繁的世间万物中保持一颗不染尘埃的心。
3
江一燕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她演员的光环下,还是一名山区支教老师。
2006年,王皓一导演的《宝贵的秘密》请她去广西巴马县的小嘎牙村拍戏,当时导演告诉她那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去了肯定就不想走了。
江一燕听着这样的话,怀着无限的憧憬,到了小嘎村却被现实深深地打破了梦境。
广西巴马县的小嘎村交通闭塞,就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原始部落,穷的不像话,连洗澡都是一个大问题。
江一燕在拍摄完成后,的确也舍不得离开,不是因为环境,是因为那里的孩子,一个个干净纯洁的眼睛打动了江一燕。
从此,她做下了在这里支教的决定,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受到再见就是永远的别离,她选择了每年都要来这里为孩子们上课。

在这里,她卸去光环,不施粉黛,既是音乐老师又是体育老师还是手工课老师。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手工课,手残党的她会花费一个晚上做好一个模型向孩子们展示,虽然这不是她的长项,但为了孩子们她愿意一步一步地去学习。
她说:“既然选择了去做,便不是一次两次,要一直。”
分享爱,感受爱是江一燕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一次次与孩子们哭作一团的离别,到现在笑着说再见,她说她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了。
她不仅自己帮助着孩子们,还为孩子们招募来了老师。

她说自己虽然力量渺小,但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个村,这一片的孩子们的人生。
2015年,她成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面对质疑,她选择默言以对。支教之于她,是快乐的,幸福的。
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风景,相信,它便有。
4.
如果江一燕不在拍戏的路上,那她就在支教的路上,不在支教的路上,那她肯定就在旅游的路上。
每当她不工作的时候,就会一个人背包去环球旅行,目前她已经走过了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
她去过敦煌,去过布拉格,去过阿尔卑斯,去过柏林,但她最爱的还是那鸟兽成群的非洲。
她每过一两年都会去一次非洲,她说非洲能让人安静下来。
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手牵着手,肩挨着肩,吃住在一起,感受着喧闹都市所没有的祥和。
只有在非洲,才能近距离的与一只猩猩四目相对。
也只有在非洲,可以看到肆意驰骋在大草原上的狮子、猎豹和斑马。
三毛是江一燕的偶像,正是看了三毛的书,才让她有了对非洲无限的向往。
来到了非洲,让她有了与三毛相同的感受,在非洲她体会到了归属感。
她拿起自己的相机,拍下一幕幕静谧的非洲。从她镜头中,我看到了她内心的充盈与执着。
江一燕甚至对媒体说:“如果有一天不再拍戏了,我就去非洲开一家酒店,打开窗可以看到大象的那种。”她说这才是她梦想的生活。
她拍了非洲的斑马。

拍了非洲的大象。

拍的火烈鸟的爱,更是她心声的传达。

她镜头中的非洲,也让《国家地理》为之倾慕。
她说:“经历了那么多旅行,会开始真正认识大自然,认识真正的自己,也慢慢学会去享受孤独,所以拍的照片会传达内心对世界的善意,展现这个世界阳光的一面。”
正是江一燕遵从自己的内心,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成就了如今她的潇洒自在。每一段的旅途,她都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悟每个时刻,才让她变得豁达。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过多少个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是否拓宽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一段旅程是否让自己感受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正在打开。
去吧,去找寻一个心中的圣地,让心静静地感受这个世界的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