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八章:泰伯篇〈8.20〉
衣者郭郭
【原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①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②妇人:传说是指太姒,文王妻,武王母,亦称文母。【译文】
①舜有五位贤臣而天下太平。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国家的大臣。”
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正是如此吗?从唐尧和虞舜的时代以来,到周朝人才鼎盛。武王的人才中有一位是妇女,所以实际上是九位。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继续臣服于殷超。周朝的德行,可以说是至高的德行了。”(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就得到了治理。武王说过:“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有一位还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还仍然服侍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百度)
【解读】
孔子认为,治国安邦关键在于人才,所以他十分重视举荐贤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优秀人物都发挥了巨大作用,鲁迅先生甚至称赞他们为“民族脊梁”。用人在贤,得人在德。周朝兼有礼乐文明仁德之治,周文王虽然能得到贤臣和民心,有三分之二的天下,却能谨守臣道,故孔子推之为“至德”。
(摘自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