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还乡连载建房记
还乡连载建房记1.5

还乡连载建房记1.5

作者: dd750f91d241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5:54 被阅读0次
房子是人文,没房子是天文

像余华一个小说题目一样,《十八岁出门远行》,然后一晃就到了36岁,没有成为扎根“外面的世界”的凤凰男,我曾经说过,建房子是为了有个地方放书吧。

然而我并没有什么书。大学四年级时还有一些书,至少能放满一个小书架,打包到了北京一个研究所宿舍。我离开那个研究所快一年了,回去发现那些书还在。我抛弃了那些书。因为我并不真正热爱它们,也没有地方放它们,没力气把它们带着流浪。

我在一家旧书店买书看,到要搬家的时候,又把它们卖回了旧书店。我也在网上买过新书,我记得离开昆明的时候,叫几个人喝酒把书给了他们。这些都是少量的书。我不是一个读书人,搞不定读书这件事情。

建房子要立竿见影得多。一年时间,可以让你的生活突然多出好大一坨。城市里高层住宅里的一个单元,不是我说的对象。我说的是就在我被分娩的地方,那个改变是很庞大的。当然不一定是在什么故乡了,我只是没有条件在某个别的地方去建一所房子。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去,至少是到谁也不认识的山上去,那是非常棒的。雨果在流亡于海岛的时候,也曾自己建造过一所房子,他在大露台上留下一张照片,可以鸟瞰到大海。我想那是一栋更庞大的房子,雨果有钱。

不能是太丑的房子。交给老家的包工头施工队,一定是丑的。政府提供的建房子的条件是,必须是危房改造,户籍人头35平米,提供给你户型图纸选择(惨不忍睹),他们的设计是有资质的。它们都有一个气派的入口门廊,有两根显眼的罗马柱。

谢英俊本人不会用电脑,他手绘,他的户型都从传统中来,很简单,实用,朴素,我从中当然能看到他的才华。也不用戴什么大道至简的大帽子,在稍不留神就夸张和骑虎难下的时代,不乱整就很难得了。

Uqn//

0xe5391cac26a7cEA107C0b31aE2Bc54a6e7F99f2b

微信订阅号Zhang3YongYong

相关文章

  • 还乡连载建房记1.5

    像余华一个小说题目一样,《十八岁出门远行》,然后一晃就到了36岁,没有成为扎根“外面的世界”的凤凰男,我曾经说过,...

  • 还乡连载建房记1.6

    在浩浩汤汤的城市化进程当中,中国的土地,分属城市和农村两种属性,二者之间不可轻易逾越,那么返乡建房,就不是以城市改...

  • 还乡连载建房记1.4

    2014年我经由王狼狗加入谢英俊团队,因为我没有学过建筑,所以岗位一直很模糊,介于工务和业务之间。好在这是没有建筑...

  • 还乡连载建房记1.2

    我只是想简单交代一下,那时我是怎样的一个,没有身份,没有财产,和没有精神家园的人。然后就要说到为什么要建房的问题。...

  • 还乡连载建房记2.1

    我父母是临近1949生人,70年代生下了我们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三,大哥、二哥分别长我7岁、5岁。大哥腿残,光棍,在...

  • 还乡连载建房记2.3

    正是因为陈林盘有此前世今生,所以旧房3.0拆起来一定是令家人尤其是我爸妈感慨的,但谁也没有表现出来。我从云南鲁甸回...

  • 还乡连载建房记2.4

    2005年,成都农村在法律上取消了农民这一身份,也就是身份证上写“居民”而不是“农民”,从此开始,所有人得到的是拆...

  • 还乡连载建房记2.5

    我妈的准备工作只是让我行动了起来。我二哥一家三口像往年一样去云南老丈人家过年去了。他们决定和我一起建房是我拆完旧房...

  • 还乡连载建房记3.1

    我确定要建的户型是三开间带平顶耳房的二层带天窗住宅,在谢英俊最早开发的户型里,只是简单地编号为7号房,总建筑面积2...

  • 还乡连载建房记2.2

    张家人是陈林盘的外来户。1948年,在成都经营绸缎的爷爷返乡避祸,但他在陈林盘邻乡的老家是回不去了,因为40出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乡连载建房记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xm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