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的做事情。
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有心的人,会善于把过去的经历变为今后成功的铺路石。
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的多,但是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给自己围起来一道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今天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阅读的意义
阅读的意义在于与文字的互动中验证自己,把自己生活中模糊的感觉变成清晰的自我认知。
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仅表示通过文字获得信息,而是一种生活的行为。
今天我们的阅读,很重要的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互联网出现后,我们很容易获取知识,而对于成为一名阅读者的需要其实反而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我们和许许多多的人加了微信,但是能说真心话的朋友越来越少,我们每天刷小视频,其他消息,但是半个月后那些内容我们根本记不住,也对我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透露着一种恐惧,生怕自己错过些什么,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总怕没有看到某一条消息,错过了某一次机会。我们总希望能经历更多有趣的事情,看到更多的好风景,品尝到更多的美食,我们称它为快节奏,但其实回眸时,我们是没有节奏的。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我们今天又很多获取知识个资讯的渠道,但是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审视人生,因为他们不是黑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加没有闲暇来思考。
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在读纸质书时,我们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当再一边,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我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富兰克林自传》
当下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市面上的书很多,很多人会纠结读什么书,甚至期望一本书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一本好书,如果引起人的共鸣,确实在这些方面对人有巨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去找一本书阅读,未必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很多励志的书,快消费的书籍便是如此。它们的书名,标题和内容简介让人乘兴而来,让人以为读完以后就能脱胎换骨,但是最后,读者们通常会发现里面都是些绝对正确又绝对无用的大道理,不免扫兴而去。所以建议选书时不要想太多,看到什么就读什么,好书往往是不经意之间发现的。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进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