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糁饭是个力气活

作者: 枝头一点绿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1:59 被阅读47次

        公公婆婆都是西北人,喜欢吃面食,遇上各种节气或者节日也还有一些讲究。大年三十的中午饭,就是按照老家的习俗,做了一锅糁饭。

        为了了解这一习俗,我专门查了字典,糁饭的“糁”字有两个读音,两种词性。在此读糁sǎn,名词指煮熟的米粒,饭粒,动词有洒,散落之意。糁饭就是以玉米面,小米或者大米,豆面一类的一种米面混合物的主食。这么一来,我仿佛理解了公公婆婆这样做的特殊用意,他们是希望全家老小就像米,面在一个锅里混合聚拢一样,期望着家人的融合与团聚。

做糁饭是个力气活

        可是做糁饭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仅要懂火候,还要有力气。我一边与婆婆配合着,一边学习着做法。首先在铁锅里以一碗米大概一碗多一点水的比例加水,如果喜欢口感软一点,可以多添点水,开水冷水皆可下米。那天,我们准备的米有小米和白米两样,而面是小麦面与扁豆面的混合。待米粒全部展开熬成粥状,即可糁入面粉,也可将多余的水用勺子撇出来备用或喝,这种米汤,油油的口感非常好,也很有营养。

        因为婆婆的腰不太好,所以婆婆撒面我来搅。面糁入时,要一点一点的撒入,同时还要不停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搅拌,不可以乱,火候也不能太猛,搅拌混匀之后小火再烧,这样糁入的面粉会更加有口感,也会熟的均匀。

        最初搅的时候汤还比较清,不怎么费劲,随着面的不断糁入发泡,汤开始变稠变粘,就会越来越费劲,就得两只手一起握着擀面杖搅动,挺费劲的。关键是搅动要抄底,不能浮在面上,否则会糊锅,还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搅的我胳膊都酸了,腰也感觉被上了劲一样,有些力不可支,若是中途停下来又会有粘锅的窘迫,只好不停的调整挪动着两只脚坚持着,正应了那句俗语“若要糁饭好,三百六十搅”。好一个360,当含有要转顺转圆转足的意思。终于调为小火后,盖上锅盖焖烧,方可小歇一会,赶紧长舒一口气,甩了甩手臂,搓了搓腰身,即可又准备盛饭开餐。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端着糁饭,软糯适宜,再配上节日丰盛的菜肴,吃起来也是别有风味。尤其是公公婆婆心满意足的眯着笑眼,仿佛是吃到了老家的味道,美不可言。这也许就是他们心中所愿的那个心气顺,图的那个家团圆吧!其实家人的团圆和谐同做糁饭是一样样的,人人都要用心用力去付出 ,才能紧紧相融,和谐相处,团团圆圆!

若要糁饭好  三百六十搅

相关文章

  • 做糁饭是个力气活

    公公婆婆都是西北人,喜欢吃面食,遇上各种节气或者节日也还有一些讲究。大年三十的中午饭,就是按照老家的习俗,...

  • 来来来,碟(吃)一碗包谷糁糁面,再就一盘黄菜

    包谷糁糁面就咸菜和黄菜,美味极了。 包谷糁糁面 手工哨子面 今天下午家里吃了两种饭,包谷糁糁面和哨子面。 对于包谷...

  • 糊糁面条儿

    糊糁面条儿又称为糊糊儿饭,做糊糊儿饭是相当有讲究的,要提前泡好花生米,洗好青菜,青菜可不是一般的青菜,必须是“精...

  • Day 38 越来越喜欢在家给孩子做饭吃

    休假一天,陪孩子,做晚饭,趁孩子午休时间,赶紧做晚饭,第一次学习做老家妈妈经常做的包谷糁面条饭,做好了,其实做饭很...

  • 写作是个力气活

    周六晚上写作熬夜到1点,累的要死,第二天第三天一直隐隐的头疼,以前经常这个点睡,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晚上写的时候...

  • 写作是个力气活儿

    已形成习惯,每到四五点钟就醒了,这个时候没人打扰,可以很安静地思想、写东西。而此刻的我,正坐在奔驰的列车上。火车现...

  • 唱歌是个力气活!

    原来以为只有搬砖需要卖力气,参加了合唱队,才知道唱歌也是力气活。 练声的时候,我们一个个音调往上走,憋足了气往上喊...

  • 登山是个力气活

    我们旅游的第一站去的百里峡,导游说这个路要走大循环的话有十多公里,最具挑战性的是中途有两千九百多的台阶要爬,体力好...

  • 沟通是个力气活

    遇到事情与人沟通 不太顺利,双方都各执一词,都不肯让步 找到一起,谈了一下午,口干舌燥 对于语言还要思考,要求的背...

  • 钓鱼是个力气活儿

    大壮出门钓鱼回来后,给邻居们一家一兜钓到的鱼,邻居二胖一见有些眼馋,倒不是眼馋鱼而是眼馋钓鱼。 大壮也是个热情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糁饭是个力气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d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