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十月,老家的毛栗熟了。
看到老家的群里有好多晒自己捡来的,酒红色的外壳,粒粒饱满。于是就让家里寄了点儿过来。
小时候秋季放学回家,总会经过一片野生的毛栗林子。趁着天色明亮,都会放下书包,爬上树去摘。因为还没到成熟季节,外面的栗蓬还紧裹着,只能找尖长的石头慢慢砸开,然后用手一点儿一点儿把还是青色的栗子掰出来。虽然手会经常被栗刺扎,但是耐不住嘴馋,经常一不小心就弄到天黑。等回家也会有满满的一大碗。
大概是现在大家都住到了城里,老家栽种的栗子树也没有人管理了,慢慢荒芜了。这次寄来的还是老家的亲戚的邻居从山里捡来的。
毛栗先加清水,没过大概两指,悬浮和漂浮的那些都是发霉或者生虫了的,都可以丢掉,剩下沉在水底的,都是很饱满的。
更换清水后,开火煮十来分钟,然后倒掉水沥干后,再开小火,清炒两分钟,一是把水汽炒干,二是增加栗子的香味。起锅后放凉就可以食用了。
也可以稍微放在透气通风的地方两天,栗仁会风干收缩,栗肉也会变得更紧致,同时会与栗壳分开,更容易去壳。
这时的栗肉,香糯中还带着清甜,可以作为一款不错的零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