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婚姻育儿首页之约
“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享这大福气?

“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享这大福气?

作者: 采蘩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08:31 被阅读5次

亲爱的,大家晚上好!我是祁祁喵,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今天是2018年7月3号,是我们的第138期。

本期主题:“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享这大福气?

一、为什么舆论几乎一边倒,认为隔代养育弊大于利?

近几年,主流的、非主流地所有舆论几乎全部一边倒认为:隔代养育,弊大于利。持这种观点的有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心理学领域的权威、社会学家的振臂高呼,以及很多隔代养育的家庭教育失败案例……为什么,在隔代养育这件事上各行各业的发声者意见如此出奇一致?原因有两个。

一是所有人都是从“孩子长歪了”这个果,去倒推、去倒找某一个“因”。找来找去、推来推去,发现这些孩子有很多都是隔代养育,即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养大的孩子。就像说起大学辍学创业,我们立马会与比尔·盖茨产生联系;说起师德败坏,我们立马会与庆阳女孩产生联系;说起小俩口闹矛盾,我们立马会与恶婆婆产生联系——是的,这因与这果之间是有联系,但这因就一定是这果吗?这果就一定是这因吗?明显的以偏概全、过度归纳。比尔·盖茨是没上完大学,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世界首富与没上完大学之间有必然联系吗?曾有不少年轻人当年倾慕、追随韩寒,高考交白卷,拒绝上大学,结果呢?一个比一个过的潦倒。同理,没上完大学而退学的年轻多了去了,但有几个成了比尔·盖茨?一个群体中的某个特例,是不具有样本意义的,更何况是母本?

二是大家错误的假设了一个前提,认为隔代养育的状态下,爸爸妈妈是完全的甩手掌柜,即“管生不管养”。这种假设符合真实的生活状态吗?绝对不符合。比如能读到这篇文的家长们,对孩子完全不管不问的,能有几人?绝大部分都是生活质量、经济能力、教育程度都到了相当级别的,是对家庭教育高度重视、对孩子成长期望极高的,自己也是有强烈学习意愿想要当个绝对好家长的,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于茫茫网海中打捞出这么一篇小文来读呢?难道这些积极学习知识、努力成长自己、持续迭代认知的年轻父母们,家里没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的情况存在?当然有。他们会直接当甩手掌柜把孩子完全扔给爷爷奶奶不管不问吗?更不可能。

可见,这种假设出来的错误前提是不存在的。没有这样的错误前提,就更不存在所谓隔代养育全是弊端的定论。有家长曾跟祁祁喵论辩,说是农民工们常年奔袭于其他城市,他们的孩子是确确实实的隔代养育。是的,这是极特殊的一个社会群体,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作为养育者是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于是便相应的有了三个追问,一是难道所有农民工家的孩子,都是隔代养育吗?不,有不少农民工选择了夫妻一方留守家园,照看孩子、照顾老人;二是难道所有隔代养育的孩子都长歪了么?不,绝大部分隔代养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反倒更加懂事、更加善良、更加有担当;三是难道“孩子长歪了”所以就应当归因于“祖辈观念老旧所以没有孩子养好”?不,做出“把孩子和家园一股脑儿全部扔给年迈老人”这种选择的农民工夫妻,不应当承担直接的责任么?谁也不敢否认钱不重要,但钱真的就重要过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既然选择了钱,放弃了孩子和老人,就应当勇敢承担起放弃的后果,比如“孩子长歪了”这个后果。明明是自己的选择出了错,一个错的“因”直接导致与此相应的一个错的“果”,这明明是自然而然的事,凭什么要归责于以苍老之躯却不得颐养天年养大了儿子养孙子的老人头上?明显又是一系列“以偏概全、过度归纳和情绪化推论”。

二、“隔代养育”为什么是绝对的优势资源?

为什么要费这么长篇幅去分析隔代养育的“舆论”和“归因”问题?因为只有追清楚真正问题之所在,我们才好对症下药。“症”清楚了,药才好下。

这个药是什么?即:隔代养育这一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要讲清楚“”优势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得先弄清楚隔代养育怎么就是“优势资源”了?

隔代亲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积极主动参与第三代的抚养,对于三代人而言,都是大福气,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家族文化传承方面。有句老话儿说“远亲不如近邻”。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邻居好、邻居要好好相处。”但事实上,这句话的另一层更重要的意思是,再亲的血缘关系,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发酵、生活经历地共同积累、日常细碎地频繁相处、吃喝拉撒地殷勤互动、嘘寒问暖地日常情意,再亲的亲人、再亲的血缘也是会疏离、会淡漠。

隔代的养育者,是年轻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他们参与到第三代的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三大无可替代的好处,第一是明晃晃的榜样作用,年轻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父母、怎么样与自己父母相处,孩子一双乌溜溜大眼睛从小看到大,这就是现成的教科书啊,他将来也会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二是破除“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魔咒,老人辛辛苦苦劳碌一辈子,不就图个天伦之乐吗?以所谓“隔代养育弊大于利”的错误认知将老人隔开,难道让他们的生命和情感因毫无价值、毫无意义而混吃等死么?难道年轻的爸爸妈妈非得要“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候才去后悔和痛苦?第三是年轻爸爸妈妈得到最可靠助力,如此颠覆性的信息时代,年轻人工作忙碌、时间紧张,很难分出精力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陪在孩子身边,请保姆?吼吼,还是算了吧,凭什么一个完全的陌生人因为领着你家几张钞票就得像孩子亲爷爷亲奶奶那样全心全意看顾孩子?做梦呢吧?可自家老人就不同了,老人的积极参与提供的不只是年轻爸爸妈妈时间与精力的减压和解放,更是”定心丸”啊朋友们!

一句话总结,隔代养育的优势资源是如此的明显,合理配置,将会是三方的共赢,是三代人的大福气。

三、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效用最大化?

同样的优势资源,不同的配置,其结局、结果常常千差万别,有的能赚个钵满盆满,有得赔了个底儿朝天。

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效用最大化?

1、分清主体区间

隔代养育,这个概念最精准的理解,应当是:隔代养+育。要解决问题就得从根子上来,最根本的问题弄清楚之后,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

第一层次:生理需要。

第二层次:安全需要。

第三层次:社会需要。

第四层次:尊重需要。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要。

以上这五种需要,即是“隔代养+育”这个精准概念所要相应划分的三种区间。

“隔代养”,这个责任是隔代养育者承担。什么是“养”,即饲养、抚养。有家长说“饲养”?太难听了!人怎么能说饲养呢!对的,人也可以说饲养,吃喝拉撒睡,最基本的、最底层的生理需求被满足,这就是一个饲养的过程。其次是“抚养”,抚养是什么意思呢?让孩子寒了添衣、热了减衣不热着不冷着,让孩子吃嘛嘛香吃得有营养,让孩子玩耍时候、出行时候有人陪护有安全保障,避免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对孩子人身安全、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一句话概括:祖辈隔代养育者,对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只包括两个区间,一是饲养,二是抚养。饲养满足生理需要,抚养满足安全需求。

2、分清主体责任

那么剩下的区间怎么划分?责任怎么担当?

“隔代养”的责任与区间很清楚了,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育”的责任,必须得是孩子父母来担当的。换句话说,隔代养育不是把孩子完全扔给上一代人自己干脆当了甩手掌柜还指手画脚,“管生不管养”,动物都做不出这种事呢,何况乎人?不合人情、不合伦理的所谓道理,千万别拿出来显摆,别到处跟人抱怨说孩子被爷爷奶奶带歪了之类的“非人类”语言——请问这孩子到底是谁的?又是谁生的?有句话咋说来着,人生父母养!请注意,是“父母养”。所以,爸爸妈妈必须是养育孩子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者。

这个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者具体要干什么呢?

第一是负责孩子之智育,智慧地智。第二是承担孩子之美育,美丽的美。

什么是智育呢?简单说就是开发孩子智力方面的一切,比如说研学问、求知识、寻真理等等。

何为美育呢?就是对孩子的美感教育。美感教育是一个生命得以高质量地、鲜活地、全面地发展最根子的东西,比如说通过音乐、绘画、美术、舞蹈、阅读等等,让孩子感受艺术的美、鉴赏艺术的美、创造艺术的美。与此同时,引导和带领孩子将这种对美的感受与真实生活、真实自然无缝衔接、完美结合,与柴米油盐真实生活事件无缝衔接、完美结合,让孩子学会并懂得感受自然界花花草草、风起雨止、四季变幻的自然之美,学会创造性欣赏现实世界的生活之美。美育的万千化身与过程,最终指向是什么呢?就是完成孩子心灵美的雕琢过程、浸润过程。

一句话总结,父母完成孩子智育、美育的“育之责”,便完成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需求”。

3、共同区间与责任

聪明的你是不是发现,这已经到达了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的最顶端了呀?是的,爷爷奶奶完成的是生理需要即第一层次,安全需要即第二层次。年轻父母主体责任的智育和美育则是针对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即第五层次。那么中间两层哪去了?第三层次“社会的需要”,第四层次“被尊重的需要”,哪去了?

这两层,正正好是最容易引发矛盾、引发偏见、引发争议的孩子养育“公共区”,即需要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之间紧密协作、共同完全的“交叉点”

喵儿曰:

打造一个“心灵防护墙”

这个交叉点,有两个极重要的关键词,第一是德育,品德的德;第二是合作。从爷爷奶奶的角度,他们的人生智慧积淀、美好文化传承、人情世故经验,对孩子的品德引带和塑形方面,都将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资源,活生生的范本和历史啊。而爸爸妈妈,是与这个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契合最紧密的人,他们对孩子德育的筑基与引带,应着力于为孩子打造一个“心灵的防护墙”,以抵御现代化物质文明及信息大变革时代有可能衍生的一切不好。

与此同时,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良好合作对德育的筑基、濡润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即合作。与爷爷奶奶的隔代亲情与家族文化传承式合作,与爸爸妈妈平等自由朋友式相处合作,与同学老师互相促进式合作,与社会其他人际互利互惠式合作。

至此,隔代养育的三大区间分工完美实现,一个个体生命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社会需求、被尊重需求,再到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三大区间”实现了无缝化衔接、最大化效益。

爷爷奶奶完成孩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即饲养和抚养责任,年轻的爸爸妈妈引带孩子在实现自我需求之路上惬意行走,即智育和美育责任。两代人共同帮助孩子实现被尊重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即德育、合作。至此,隔代养育绝对的优势资源,得到了最合理化配置,三方皆得大欢喜、大福气。

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我是祁祁喵,我们下期再见!

祁云:专注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作文辅导、好书评读、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原创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享这大福气?

    亲爱的,大家晚上好!我是祁祁喵,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今天是2018年7月3号,是我们的第138期。 本期主题:“隔...

  • 隔代养育,如何才能双赢?

    当下的家庭,因为社会环境的关系,孩子的生活中,除了父母以外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帮忙带孩子,而正因为如此,父母...

  • 教育孩子,一种声音足够

    城市中,隔代养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祖辈养育孙辈有时间和经验上的优势,但如果在隔代养育中越位、错位,会影...

  • 隔代养育如何养

    很多家庭都存在隔代养育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隔代养育,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做到统一家庭教育理念...

  • 隔代养育

    图片来源于若晴

  • 隔代养育

    《心理营养》每日书摘分享——问题和解决之隔代养育 如果可以的话,孩子由妈妈自己来带最好,但现实情况让很多家...

  • 隔代养育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老人来帮助带孩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会觉得父母不懂得亲子教育,但是要知道...

  • 《隔代养育》

    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07天,咨询第298次,读书打卡第215天,语言基本功练...

  • 隔代养育

    你的孩子生下来由谁带?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会被广泛讨论。不管是哪个育儿专家,给大家的回答肯定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 隔代养育

    如果可以的话,孩子由妈妈带是最好,但现实情况,很多家庭是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两代人因为价值观、生活习惯的不同,养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隔代养育”优势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享这大福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b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