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这个话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然而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误解还在发挥着作用。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校园欺凌才是恰当的客观的呢??我想需要从下面这几条上来讲:
1.校园欺凌的三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谓的三方指的是欺凌方、被欺凌方和旁观者。
欺凌别人的人,确定是有责任的,那被欺凌的人呢?我们也要问一下,是什么使得你吸引了他这样对待你,假如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怎样应对更好的保护自己?
事实上,任何一个欺凌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孩子的成长教育环境,比如学校家庭,是一定有影响因素存在的。
有些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明明是在学校发生的,为什么还有家长的责任呢?是的,因为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言行表现的形成,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孩子们经常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是模仿了家长的言行模式来应对外在世界的问题。
2.被欺凌者要面对如何离暴力远一些的话题
我们需要和被欺凌者讨论,如何离暴力远一些的话题。比如我们奋起反抗,比如我们寻找外界资源的支持,比如我们一定不要憋在心里一个人承担。
一次事件的解决,有可能是小事情,可是更多类似事件的出现,就会提醒我们:要去关注一个人的言行模式。为什么类似事件总是发生在他那里,积极寻找内在的原因,更好的成长自我,完善自我。
3.欺凌者需要面对怎样合理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问题
我们要和欺凌者讨论的,是如何合理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话题,去欺凌别人,内心充满了戾气,充满了暴虐的负能量,这些东西无论是释放还是积压,都是非常不舒适的。然而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带给了自己这样的负面情绪,我们都需要合理的去宣泄,而不是把这些感受一股脑的拿出去伤害别人。
4.旁观者要面对如何不袖手旁观的责任
经常看到网上曝光一些暴力事件,有很多旁观者漠然的看着既不出声帮助,支持声援,也不上手帮忙解除暴力。这种麻木的,不愿意伸手制止暴力的状态就是一个旁观者的状态。因为此次事件与他无关,所以他不愿意去做出任何的努力。眼睁睁的看着暴力事件发生,看着被施暴的人受伤害,然而社会要进步,还是需要我们内心秉持一份正义公正,敢于参与社会事件,勇敢的选择站立在被欺凌者一方。去发声,通知老师,去报警,去做一些什么来面对这个问题。
5.学校和老师要面对主题班会的引导工作
面对欺凌事件,学校要培训相关带班老师,请老师定期在主题班会引导讨论相关话题,给孩子们更多情绪管理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避免欺凌事件发生。或者积极讨论欺凌事件的细节,给事件发生的各方以心理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