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古琴,京剧及西洋乐

古琴,京剧及西洋乐

作者: 赫老 | 来源:发表于2017-11-01 06:48 被阅读0次

每次回上海,都会到淮海路上的三联书店去逛一逛。名为逛书店,其实主要目的却不是买书,而是看上了书店里为数不少的音乐制品。

自从前年在那里买了一套古琴的光碟后,回家一听,似乎颇能"入戏",便逐渐喜欢起来,时不时地放一阵。去年又买了一套二胡,虽然二胡的曲目不够"古",但是有《二泉映月》,《阳关三叠》等名曲在列,也是我的心爱之作。当初买这两套光碟时,看见还有一套《京剧大典》洋洋24张碟片搁在书架上,每次我都犹豫了好一会儿,没敢下手。主要是担心京剧这玩意儿,我究竟会不会真爱上她?心里没底。上月回上海,照例又去逛了这家三联,《京剧大典》依然躺在书架上,估计就是几年前看见的那套。这次我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拿下了。我想,既然能欣赏古琴那样"老气横秋"的艺术,那么对古董级别的国粹京剧,我也不会毫无感觉吧。

要说个人的艺术趣味与取向,其实我一开始喜欢的是西洋古典音乐,对于本国的东西不但没有兴趣,年轻时还相当地排斥。现在想起来,这里面的转变过程,倒也是有迹可循的。大概是在中学末期,看了一场电视转播,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指挥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小泽征尔。那时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作为西洋文化的古典音乐首次被引入中国,轰动一时。命运交响曲开始的那几个音符扣人心弦,而小泽的指挥风流倜傥,给还是中学生的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从此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因为被"命运之神"敲开了门,很长一段时间里,贝氏就成了我的龙头老大,大小作品耳熟能详。他的音乐,激情澎拜,仿佛在起伏的海浪中,推着你向前,与血气方刚的年龄,积极进取的年代是相匹配的。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在报上看见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革命导师列宁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这让我非常受用,好像自己的趣味也变得崇高起来了。再后来又看到一篇文章说希特勒喜欢瓦格纳,不啻当头一棒,我还能喜欢瓦格纳吗?好在此时我已经稍懂世事,知道了艺术的超然性,与喜欢它的人的政治倾向没有关系。

若干年后,在维也纳遇到了老同学G某,此人也是一个古典乐迷。在乐都当然少不了要聊聊音乐。交谈之下,发现我的喜好有了一点变化。当然,兴趣没有从列宁喜欢的贝多芬转向希特勒喜欢的瓦格纳。那段时间我比较钟情于巴赫,特别是他的管风琴和弦乐曲,宗教气氛浓郁,宛若摆脱了浮嚣的世俗社会,给人宁静而致远的感受。对于我的这种音乐体验,G同学深以为然,不过他又补充说,偏爱巴赫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不是嘛,此时我已五十出头,历经沧桑,懂得处世的不易,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宽容。后来读了巴赫的传记,觉得G同学的话有很道理。

中国有许多名画家,年轻时去艺都巴黎留学,学成后却又恋上了国画,这样的人可以列出一长串。他们究竟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这是颇值得研究的。作为一个西洋音乐爱好者,我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本国音乐的呢,要做这样的界定不是很容易。应该说这里面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并且逐渐喜欢这样一个过程。话说在三联买的那套古琴曲,我已听了无数遍。古琴的调不高,曲子比较平缓,不紧不慢,张驰有度,仔细聆听,曲调里透出一股贵族气息。如果再看曲名,《广陵散》,《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那雅趣就更加浓郁了。周末时分,沏上一壶好茶,坐在斜阳里,周围树木扶疏,一缕清风拂面,那意境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是画中人还是人看画,有点分不清,所谓物我两忘,指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吧。中国文化讲究辩证法,这种观念渗透到艺术里,强调的是"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古琴曲听多了,再听贝多芬的交响乐,密不透风有余,而疏可走马则不足,一时间竟有点回不来了。

由古琴而二胡,而京剧,这种兴趣的延伸缘于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好奇心,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发展。所不同的是,京剧这门艺术博大精深,我担心入门不易,因此很想补补课,但是限于时间,仅看了几本小册子,至今也只得一些皮毛,还停留在“梨园趣事”的低级阶段。如果把京剧比作是一座宏伟的宫殿,那我还未找到入口。或许有人会说,没有常识,如何欣赏?对此我到不以为然。小时候看到不少人听京戏,其中不乏贩夫走卒,这些人流品不高,未必有什么文化,可照样可以跟着节拍,陶陶然如醉如痴。真正的艺术,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可以直接抵人心的。虽然我是初次听京戏(如果不算样板戏的话),可是由于事先有过一定的酝酿,心理建设比较充足,因此当乐声奏起,华丽的唱腔由远而近时,感觉是遇见了暌违已久的契友,竟完全没有陌生感,且很快就进入闭目欣赏的境界,原来的担心看来是完全多余的。

相关文章

  • 古琴,京剧及西洋乐

    每次回上海,都会到淮海路上的三联书店去逛一逛。名为逛书店,其实主要目的却不是买书,而是看上了书店里为数不少的音乐制...

  • 禅音乐 | 西方乐器谱出的东方禅韵

    东方禅乐,清静缥缈,安详宁静。 印象中,古琴、琵琶、洞箫等古典雅致的东方乐器弹奏出来的音符方才有如此韵味。 西洋乐...

  • 《闪光少女》:青春就是做喜欢的事,爱该爱的人

    -1- 这是一个发生在音乐学院的故事。 学院分民乐与西洋乐两派,学西洋乐的嫌学民乐的俗,学民乐的嫌学西洋乐的装,为...

  • 【瑜乐京剧课】

    致敬王珮瑜老师 《瑜乐京剧课》 特邀名家瑜老板, 国粹之声进清华。 独具匠心树一帜, 初心不变戏开花。 《瑜乐京剧...

  • 国粹~~之麻将

    中国国粹 : 中医 书法 国画 京剧 武术 围棋 象棋 古琴 麻将 说到麻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赌博。其实麻将本身...

  • 【王珮瑜老师·瑜音社】

    致敬王珮瑜老师 《瑜音社》 虎年伊始 春暖花开 京剧小科班 乐有瑜音 瑜音绕梁 京剧清音...

  • 琅音琴韵—马杰先生古琴名曲赏析

    马杰老师话语简要摘录 一,古琴介绍 先后顺序是:打击乐,管玄乐,弦乐(最少三千年),唐代古琴基本型就定型了。琴部件...

  • 从古开始

    弦必尊丝,曲必古谱,古琴的关键在于这一个“古”字,什么五线谱、节奏、音节等等对古琴来讲就是一种阉割,用西洋音乐的理...

  • 《滥竽充数》

    (一) 秦风学的是西洋乐器,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了一家叫“花太香”的乐队。乐队里既有民族乐方面的人才,也有西洋乐方面...

  • 我的人生

    人生不是京剧,画一张脸谱就演绎完一生。 ---------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琴,京剧及西洋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hw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