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种展览历来非常多,借去北京学习(6.23-24)的机会在火车上就考虑要不虚此行,一搜发现有“国家地理”经典影像盛宴展,就去这地了。
展览位于北京中华世纪坛内的二楼,展厅外的宣传介绍非常引人注目。
展厅内每天有4场的免费讲解,志愿者阅历丰富,讲解浅显易懂、风趣幽默,大家听得都很过瘾。
展览分为影像历史、深入险境、生命之歌、愤怒大地、人文探索、走进科学和摄影精粹共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

当时的闪光灯需要二次触发,第一次触发空炮弹,小鹿都被吓跑了

第一张水下彩色照片,摄影师带着450可爆炸性镁粉下水,照片拍出来了,人却被严重灼伤。

1900年的日本,黑白照手工上色后的效果

当时的人们认为拍照会带走灵魂,经过摄影师说服后勉强同意,靠墙壁站着的2人一脸的不愿意

第一代水下探测器,没有动力,就像一个地雷。科技领先的力量!

第二部分

科学家入住丛林几年获得信任,令人敬佩的精神

多么温馨的画面,一只在看书、一只在放哨。2只猩猩不久后被猎杀,女科学家一路追踪也遭杀害,至今未抓到凶手

有密集恐惧症渗入!夫妇2人深入丛林研究蝴蝶,发现了它们栖息过冬的地点。

小海豹为了和摄影师表示友好,杀死了冰面上的100多只企鹅作为礼物赠送。

信天翁,用情最专一的鸟类,不离不弃长达50年,夫妻感情远远超过鸳鸯

美的像童话故事,这可是在零下50多度的环境中等来的哦

美的惊艳绝伦,每片羽毛都有金边。拍过蜂鸟的人都知道,摄影难度极大

小猩猩怕水,紧紧攀在科学家的孩子孩子的身上。看看孩子手臂上的红点,这就是科学的献身精神

小企鹅一般只有父亲或母亲单独陪伴,一家三口团聚,看它多开心

小狮子搂着母狮子的脖子,很多妈妈看了都觉得很温馨,想起幸福的孩子童年

第三部分

鲨鱼一生要更换2万多颗牙齿,世界排名第一,第二是蜗牛你知道吗?

为了到达北极圈,冻掉了4个脚指头

3万米高空往下跳,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录

你是驴友吗?这是在南极的国家队

这不是蚁人,而是墨西哥沙漠下的结晶洞。在大自然勉强人类多么渺小

他不是乞丐,而是环保主义者,行程455天,促成建设了13座国家公园

沉寂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

第四部分

为了拍摄到最真实的画面,摄影师用生命在影响生命

龙卷风来了,大家都躲开了,他们却要迎头赶上做研究

澳大利亚不是天堂哦,这是西澳大利亚干旱区域

第五部分

摄影师为了拍摄,加入了穆斯林,融入进去拍摄经典

爱斯基摩人和亚洲人很像,据说是同一个祖先的两个分支,当年穿过白令海峡来到了现在的蒙古

跳舞的男人,伊斯坦布尔的苦行僧,为了修炼来生在舞蹈

俄罗斯北极圈内区域,每年有2-3个月不见太阳,儿童照射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大象也要洗牙,看他们配合得多默契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唯一上过国家地理杂质3次的女性。这是第一张,拍摄于苏联入侵阿富汗,女孩父母死亡后的第二天,眼神中是恐惧还是愤怒?

斯里兰卡的渔夫,像“爸爸去哪儿”一样出名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摄影者,现在摆拍的收入远远超过当初的钓鱼

家中的6只羊被出租车撞死,司机逃逸,小男孩伤心极了。摄影师募集了1万多美元给他,但并没有用于教育,十几年后贫穷依旧

第六部分

1912年的南极探险珍贵资料,主角是昆虫学家和护士。返程中冰封受困,全船人员全部遇难

2010年美国造的仿生手臂,科技上的差别是一段遥远的距离

第七部分

法属的塔西提岛,度假天堂。到了海边,为什么不下了趟趟水呢

神秘的巨石像,未解之谜

这不是一幅油画,而是纳米比亚国家公园的“死沼泽”

仔细看是不是觉得哪不对劲?原来是1915年的一幅上色黑白照片

100多年的封面集锦,非常震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