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穷,是因为你的“穷人”思维局限了你。同样的条件下,你只要有了“富人”的思维,去“努力”,去“奋斗”,像那些“优秀”的人看齐,甚至比他们更努力,“如果干不死,就往死里干”;那么,你就能实现“逆袭”?!

突然想起了《白毛女》里的杨白劳,他要怎么做才能“逆袭”?他的哪些思维限制了他?我想来想去,逼他走上绝路是“穷人”思维吗?如果是,那真的不能不重新审视所谓的“富人”思维。
杨白劳欠债不还,黄世仁逼他拿女儿抵债,他既还不上债,又舍不得女儿,除夕夜喝囱水自杀身亡。他一没有抵赖,说我记不清了,我不识字,你骗我来了;二没有铤而走险,你让我过不了年,你也别好过,我晚上一把火把你家烧了;三尊重女儿婚姻自由,没有说,喜儿你看黄老板家大业大的,你嫁的好,爹也过几天好日子。

他的思维错了吗?做为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他要怎么改变命运?“忠孝节义”把他推向了死路!无论他在土地上多么努力,只要还想活着,就不得不向黄世仁举债;只要还要一点脸,就无法逃避“富人”对“穷人”的压迫。
表面上看来,黄世仁没有“违法”啊,“欠帐还钱,天经地义”;借贷还款“七入十三出”,行业惯例。有人说,这是“为富不仁”,但“不仁”是道德问题,无法入罪。也有人说,过去的地主家都是袓祖辈辈埋头苦干,积攒的血汗钱。往往“财东家干不够,穷汉家睡不够”!不够努力,你穷你活该!

按常理讲,如果一个地主是靠着勤劳苦干发的家,不至于干出逼死长工的傻事。道德放一边,长工像是企业里的“合同工”,是长期稳定的劳动力,把长工逼死于地主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有战士对着扮演黄世仁的陈强老先生抠动了扳机?战士的愤怒,难道是只是个人经历?
《一篇读罢头飞雪》回答了这个问题。黄世仁并不是“田园牧歌”里的“勤劳地主”,如果要类比的话,就是西方的“资本家”。在这片土地上,他早已脱离了农业,工商业,他靠什么发家?“放贷”,“驴打滚,利滚利”。联想起你的“房贷,车贷,股票,基金”来了吗?
那杨白劳为什么要找他借钱?没钱不花不就完了?他借钱不是给喜儿买化妆品的,他够不上“消费者”啊亲!他和你我一样是“劳动者”,粮食可以自己种,锄头得买啊,布得买啊,锅碗瓢盆土里长不出来啊。如果老天赏脸,连续丰年,他侥幸成了大地主,几百亩地要不要雇人?粮食贮存,运输,交易,怎么运营,你能不经商,不借贷?能不用钱?能绕过资本家?
所有的“实业家”都向往着变成“资本家”。为什么呢?因为利润高,来钱快,不下苦啊。黄世仁利用“资本”卡住了农民的咽喉,永无休止的“割韭菜”!割到尸骨无存,只有奋起抗争,以最暴烈的方式来改变游戏规则,我只想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过自己的小日子,别再割我的肉了!

这次,杨白劳有了一点积蓄,黄世仁又来了。这次他比较“友善”,提出来一个概念:我该怎么帮你变成一个富人?穷人和富人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怪穷人的思维方式,过于守旧,小福即安。
杨:现在日子就挺好啊
黄:好?有房?有车?娃上的名校胎?啥时代了嘛。要努力,要有追求。
杨:怎么追求?
黄:努力赚钱!该吃苦就吃苦,加班加班再加班!该消费就别手软,别人有的都要有;别把面子看得太重…

如果穷人解决了温饱以后,自得其乐,“房要小,地要少,养个牛犊慢慢搞”。没有追求,痛恨加班,绝不消费,谁会痛不欲生?谁会无法生存?恐怕只有对穷人“贩卖”成功学的“富人”和“准富人”们。
如果穷人都会变成富人,会怎么样?会在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无解;那富人凭什么对“穷人”这么关心?真相只有一个:只有让“穷人”心甘情愿被人剥削,富人才能维持原本的生活。

资本家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引导穷人“努力变富”有什么风险?0;收益有多大?无穷。
这一点,富人是不会教给穷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