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美人说人物春秋
漫谈纪|江采萍:你就是那一缕高雅的清香梅魂

漫谈纪|江采萍:你就是那一缕高雅的清香梅魂

作者: 湳溪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2:57 被阅读0次
01

江采萍,福建莆田人,出生在一个悬壶济世的医学世家。父亲江仲逊,乃是秀才出身的儒医,她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江采芹。

江仲逊三十多岁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宝贝女儿,所以,对她十分疼爱。

江采萍自幼聪颖好学,父亲更是责无旁贷地悉心教导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

九岁的时候,江采萍就能吟诵《诗经》中的《周南篇》和《召南篇》,还对父亲说:“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

看着一脸稚气的小女儿,竟有如此高远的志向,父亲翻阅《诗经》,为其取名为“采萍”。

十四岁时,江采萍便能吟诗作赋,她不仅擅长诗赋,还精通乐器,歌舞技艺也是远超常人,《惊鸿舞》便是她的成名之作,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名副其实的小才女。

待到及笄之年,虽好淡妆雅服,却也丝毫掩饰不住她的清丽明媚,和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飘逸气韵。

性情高洁的江采萍,酷爱梅花,慈父为了满足爱女的心愿,不惜花下重金,派人到各地寻找梅树。很快,江家的房前屋后,就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的梅树。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江采萍的心底,渐渐烙下了梅花独有的高雅娴静的气节。

由此,才貌双全的江采萍,慢慢地成为了周围年轻公子们的梦中情人,他们常常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采萍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02

最终,这朵令人仰视的清雅梅花,飘落到了谁家院呢?享有如此福气的,正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风流皇帝,唐玄宗。

宠冠后宫的武惠妃去世后,太监高力士遵承圣命,不辞辛劳,从湖广到两粤,为玄宗物色挑选各地美女入宫,以缓解玄宗的失爱之痛。

高力士到了闽地后,探听到江家有一妙龄女子,淡雅绝世,超凡脱俗。于是,亲自上门,以重礼相聘,携江采萍回到了长安。

当时宫中嫔妃人数之多,将近四万,却都是千篇一律的浓妆艳抹装扮,华服重饰加身,俗不可耐。

而江采萍的到来,仿佛为这毫无生机的沉闷后宫,送来了一缕难得的清风,她那温柔婉约的性格,淡妆素裹的打扮,不禁让人重拾了久违的清爽宜人。

难能可贵的是,才貌出众的江采萍,并未因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谄媚争宠。

即便如今成为了皇帝的妃子,她依然与梅相伴,就像曾经的家中院落一样,她在后宫住所的周围,也遍布梅树,花开时节,独自徘徊其间,赏花作赋,怡然自得。

玄宗发现江采萍不同于后宫之中的那些庸脂俗粉,逐渐对她另眼相看,怜惜她对梅花的痴爱,日益宠幸于她,并赐东宫正一品皇妃,称她为“梅妃”。

此外,玄宗还命人给其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

梅妃如此狂热的爱梅之情,时常惹得玄宗戏称她为“梅精”转世。

然而,容颜未老恩先衰的事情,在皇家后宫当中,也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03

承蒙盛宠多年的梅妃,就如同变成了饭粘子的白玫瑰,白月光的恬静岁月,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发现了让他眼前一亮的红玫瑰杨玉环,为了这颗朱砂痣,他宁可违背纲理伦常,得罪儿子,失信朝臣。

抱着珠圆玉润的杨贵妃,玄宗自此不早朝。唱首小曲,泡下温泉,磕点瓜子,拨个荔枝,再看干儿子安禄山,如何扭动他那肥胖的身体,跳出妩媚的舞蹈,这日子,实在是太快活自在了。

梅妃听说玄宗这等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的荒唐行径后,主动觐见皇帝,赠诗劝诫。杨贵妃闻听后,极为不悦,本来她就将梅妃视为头号情敌,欲将其早日铲除而后快。

现在,正好以此事作为把柄,她多番撒泼抱怨,向玄宗吹枕边风,说梅妃嫉妒成性,分明是和自己过不去,见没达到预想效果,又几次加以陷害。

费尽心机的杨贵妃,终于将无欲无求的梅妃,打入了冷宫。

有一次,梅花绽放时节,玄宗趁杨贵妃不在,偷偷地派遣贴身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请梅妃到翠华西阁相聚。

不料,杨贵妃随后就通过自己的眼线,知晓了玄宗的不安分,她不宣自闯,气冲冲地来抓现行,吓得惊魂失措的皇帝,只好抱起梅妃,狼狈地藏到了屋内的夹墙中。

面对杨贵妃如此咄咄逼人之举,玄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为了给她一个教训,就把她赶回了娘家。

等到回头再去找梅妃时,却得知梅妃早已被小太监送走了,气愤的玄宗,居然将小太监赐死了。

冷静下来的玄宗,还是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都封起来送还给她。

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

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

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04

风水轮流转,十年前,宫门前疾驰的飞马快递,都是各地进献给梅妃的梅树,十年后,宫门外依旧马蹄声声嘶鸣阵阵,进献的却不再是梅树,而是杨贵妃喜爱的荔枝。

触景生情的梅妃,不知不觉间,竟泪流满面,她突然想起了陈阿娇曾以千金求得司马相如一赋,期望挽回汉武帝的故事。

痴情一片的梅妃,为了打动唐玄宗,也以千金赠与高力士,请他找文人写赋。高力士碍于杨贵妃的权势,借故推辞。

梅妃便亲自写了一篇《楼东赋》,随附白玉笛派人送给唐玄宗。此事依然没有逃得过杨贵妃的耳目,恼羞成怒的她,请求皇帝赐死梅妃,玄宗不忍,只能沉默不语。

尽管玄宗对杨贵妃痴迷到难以自拔的地步,但他还是对梅妃心怀愧意的,所以,为了安抚她,就命人把外国使节进贡的一斛珍珠送给了梅妃。

再三遭遇打击的梅妃,回诗《谢赐珍珠》,坚决不受。

玄宗看完诗,百感交集之余,命令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05

安史之乱爆发后,如梦初醒的唐玄宗,慌忙带着杨贵妃姊妹、皇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和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走。

其他身在外地的王公贵族,包括困于冷宫的梅妃,皆弃之不顾。

当时,连文武百官都不知道,一国之君已经自己逃之夭夭了。

战乱平息后,唐玄宗回到京城,此时杨贵妃早已自缢于马嵬坡,孤单落寞的老人家,再次想起了善解人意的梅妃,立即派人四下寻找。

他还特意下诏,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两级,赏钱百万。

有一宦官献了一幅梅妃画像,玄宗看过后,遗憾地说:“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但他还是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来怀念梅妃

一天夜里,梅妃托梦给玄宗说:“当年陛下逃难时,我死在乱兵的手上,有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

玄宗梦醒后,果然在温泉池边的梅树底下,找到了梅妃的尸体,外面用锦褥裹着,上面堆着差不多三尺厚的土。

检查之后,发现梅妃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情难自已地放声大哭,然后以妃礼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了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祭文

关于梅妃的结局,争议较多,还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唐玄宗回京后,在上阳东宫的井中,找到了梅妃的遗体。她为了守住清白,让人用白绫紧裹全身,投井自尽。

无论如何,江采萍都如梅花一般,将高雅清香的傲骨芳魂,流传于世,引人追忆。

—END—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谢过。

相关文章

  • 漫谈纪|江采萍:你就是那一缕高雅的清香梅魂

    江采萍,福建莆田人,出生在一个悬壶济世的医学世家。父亲江仲逊,乃是秀才出身的儒医,她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江采芹。 江...

  • 一缕梅魂,满处留清香

    雪日,应当打着伞出门才好,偏偏倔强的厉害,空着手就出去了,这雪像是没有重量的碎末,没有方向,胡乱飞着,似在找寻归处...

  • 梅花三弄

    断回肠,思故里。漫谈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 南宋的爱国主义词人洪皓在出使金国被扣十年归宋之际,写下了《江梅引·忆江...

  • 美人泪·梅花叹

    满园梅花朵朵娇艳,竞相开放枝头,静默看着世间红尘,独自感叹。凉风微佛,清香袭人。 江采萍,一个如梅花般美艳脱俗,冰...

  • 《大唐红颜赋》相关典故介绍

    1、梅妃其人: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萍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

  •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梅妃的故事

    宋代无名氏有一篇传奇叫《梅妃传》,讲述了唐玄宗的妃嫔江采萍的故事。 江采萍是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

  • 一斛珠,梅妃怨。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梅妃,江采萍,(公元710年一756年)福建莆田人,自幼喜梅,唐玄宗封为梅妃,文舞全才。因受杨玉环排挤,打入上阳冷...

  • 一斛珠•梅妃怨。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梅妃,江采萍,(公元710年一756年)福建莆田人,自幼喜梅,唐玄宗封为梅妃,文舞全才。因受杨玉环排挤,打入上阳冷...

  • 何必珍珠慰寂寥

    “桂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稍。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首词的作者是江采萍。一说到江采萍,可能认识她...

  • 《七绝·白梅赞》

    为悼念周健同学而作。 冰魂玉魄素洁身, 栖立寒枝为唤春。 待到梅梢登鹊日, 清香一缕荡乾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纪|江采萍:你就是那一缕高雅的清香梅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gs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