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和生产”我们每个人都会涉及,而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毫无疑问,在各个层次投入的精力不同,所带来的人生状态也必然不同:如果我们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消费层,每天吃喝玩乐,短时间内确实会很舒服,但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空虚无聊。即便是天天坚持学习,若没有产出,也会陷入迷茫困惑。
这种困惑,很多人都有体会:虽然每天有吃有喝,也有事情做,心中也有变好的愿望,但就是感觉提不起劲;生活中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没有特别不想做的事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之,他们觉得自己就像随波逐流的小船,虽然漂着很舒适,但是没有掌控感,也没有安全感。有的人甚至直接用“不是很想活,也不是很想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等流行语来自嘲。
如果长时间处于消费层,包括在学习上一味地输入,都很容易导致上述状态,因为过消费层的生活不需要有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把生活过得极为混沌,甚至把消费变成浪费,让生命在百无聊赖中度过。

而生产层的目标往往都是由外界牵引的,一旦外界的牵引消失,自己就会不知所措。比如一位妈妈,平时工作忙碌,注意力都被工作和孩子占据,某天突然空下来(单位放假、老公上班、孩子上学),竟发现自己无所适从。
所以,不管你身处何种处境,如果自己的注意力和目标始终都是由外界牵引的,总有一天你会遇到这个问题。
没有目标的“消费”和基于外在目标的“生产”都容易使人迷茫,唯有基于内在目标的“创造”才能使人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
你可以想象,当自己写的文章被他人认可,当自己写的歌曲被众人传唱,当自己创建的品牌被人们喜爱……当自己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或产品时,我们就会持续处于巨大的正反馈中,并通过作品或产品带来的影响力与这个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所以有原创作品或产品的人不害怕失业、不害怕退休,也不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忘,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创造岗位——一个独一无二的、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且外界无法剥夺的岗位。在这样的岗位上,我们哪里会觉得人生迷茫、缺乏动力,甚至还要“杀掉”时间呢?时间不够用才是真的!

所以是层次决定了生活。如果你此前在创造层投入的时间几乎为零,而又希望自己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那现在就应该重新审视,开始调整,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从消费层和生产层慢慢转向创造层,假以时日,生活就会发生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