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王立铭老师关于糖尿病的课程,最近还是回归到之前的一些目标,比如想了解一些基础医学的知识,因此就在在得到中选择了一些课,其中就有这个王立铭老师的课,课程其实不难,也好理解,主要是介绍糖尿病的种类,最新的治疗手段,如何预防和管理病程等,听完之后,觉得我爸爸真的挺厉害的,我爸爸已经患了糖尿病十几年了,一直在吃药,饮食控制的很好,也坚持锻炼,因此血糖控制的很好,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平常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好像很正常,就该那样,可回过神来想想其实真的挺厉害的,特别佩服我爸爸。
听着王老师用生物演化的角度来解释近几十年来三高患者剧增的情况,人体面对近一二百年的巨变,尤其是食物变得唾手可得,也不再需要任何体力劳动,但身体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依然用几百万年发展出来的节俭基因的方式来对待摄入,管理能耗,因此势必就出现了三高人数不断剧增的情况,这是必然的趋势。演化的角度有时候能让我们看事情更加客观。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人类的理性来对抗身体的本能。管住嘴,迈开腿,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要对抗的是身体的本能,是何其容易。面对摄入的诱惑,面对消耗的节省(懒得运动),其实面对的是人身体的本能,基因的力量。
听到这里我立即想到了冥想,冥想就是一种锻炼理性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意识。在每天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里,好像冥想显得没那么重要,因为并没有那么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但是当事情发生,比如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比如糖尿病或者其他疾病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的时候,就非常需要这样的控制力了。因此我想任何时候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冥想训练,为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糟糕的情况做一定的储备。当你拥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时,你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放松和自由。你一定愿意是那个能够随风跳起舞蹈,那个看到美丽的云朵,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的人。这需要你通过冥想训练,排除杂念,理性的让自己真正的轻松快乐。即使是在病痛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更快乐理性的去珍惜生活。
昨晚靠在床上,听完王老师的课程,其实还挺早,关掉手机,调暗灯光,北京昨晚天气非常的好,初夏的凉爽,用舒适的被子裹着自己,找了一个最喜欢的姿势躺着,轻轻的呼吸,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觉得这样的状态真好,安静的夜晚,学了些知识,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然后慢慢的抛开其他的杂念,闭上眼睛,安然的睡觉。
其实正好有个对比,上周我每天晚上都看电影到12点多,也是很典型的一周,看手机看视频应用,就想看一些电影,一看就很晚,心理状态和昨晚那个理性安静的自己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你可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是你觉得哪个更自由呢?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控制不好血糖,觉得反正也好不了,索性想吃就吃吧,于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非常痛苦,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因此面对这样需要长期共存的病症,更提倡的应该还是需要锻炼自己的心智,控制自己的意识,更加理性的生活。这里当然说的不是那种严酷的苦行僧似的生活,自律下的安然可以带给你另一种幸福。除了看得见的如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病之外,我们身体心里何尝没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呢,也是长期和我们共存,其实也是需要我们用冥想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控制力,理性的生活,我认为那才是更加自由的生活。一定自律下的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