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周三,晴,26至41度
这高温天气,加上这一身的疹子和各种更年期反应,能维持正常的吃喝拉撒睡,已实属不易,故也不给自己下各种死命令。每天读一两页书,获得一二新知,找着些日更素材也就满足了。
今天继续读《面包学》之搅拌一章。
家用电器取代手工,由此也常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就此可全权委托电器代劳。以前常教育老娘,冰箱又不是保险箱,食物在里头放久了,也会坏的。而我之于揉面机的态度与老娘之于冰箱如出一辙。我常将称量好的材料倒入揉面机中,旋钮转到三四档,就离开干别的事。待别的事干完,才关闭揉面机,取出面团。面团有时包裹在搅拌棒上,有时软塌塌地粘在缸壁上。我以为后者是因为面团含水量过高,责怪这好几千买的进口揉面机竟揉不了湿面团。今天读了《面包学》才知,是搅拌过度所致。
用揉面机的正确搅拌方法,先用低速搅拌2—4分钟,将原材料进行分散和混合,再开中高速搅拌,使面团中混入空气,来聚集面包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一直使用低速,混入空气少,气泡少,就会制造出气孔粗糙的面团。面团打到都包裹在搅拌棒上,缸壁干净后,可开高速再打十几秒,直至面团触及缸壁时有粘拉的弹力即可关闭机器。此时撑开面团有均匀透明的薄膜。若再继续搅拌,面团会变得湿黏且没弹力,最后全都粘在缸壁上,这就是搅拌过度。搅拌过度的面团,破坏了面筋组织,没法用来做面包。所以,机器揉面时,要一直待在旁边观察,调整档位,才能做出搅拌合适的面团。
竹谷光司说:“面包的好坏,搅拌工程就决定了大半。在目前面包制作的机械化工程中,最能展现个人技术优劣的就是搅拌。”
可见,不过搅拌这一关,就没法成为合格的面包师。
最近,读《面包学》的书,又配备了一些厨房小物。网购十几单,总花费也不过三四百元。今日收到鲁邦种发酵瓶、刮棒、法棍转移板和蒸箱里用的长方形硅胶蒸垫。
想买个珐琅锅烤欧包。珐琅锅密封性好,能锁住锅内蒸汽,有效解决家庭烤箱不能喷蒸汽的缺憾。网上锅的价格几百上千不等。原打算买三四百苏泊尔的锅,查了资料后发现一定得买法国进口一千多的,就预定为明年的生日礼物(让男银掏钱,用一辈子)。
散步时,偷听夫手机上说书,谈到技能训练经过四个阶段: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全心投入、开拓创新。目前,在我所有的爱好中,唯做饭这一项有开拓创新的兴致,总喜欢挑战难度,刻求完美。梦想能烤出用天然酵母发酵而成的完美欧包。
天太热,同事们都懒得做饭,不是吃食堂,就是叫外卖。做饭有那么烦吗?习惯了早餐大手笔,晚餐简直就是一挥而就的事。
最近家里冬瓜比较多。前天用酱肉炖冬瓜,破坏了冬瓜清淡的口味。冬瓜宜与骨头、海鲜干炖汤。下午顶着烈日上菜场买文蛤,卖完了,白跑一趟。想起冰箱里还有一袋蛤蜊干。放水中泡软,与冬瓜、海鲜菇炖汤,起锅前再加点裙带菜,撒点小葱、胡椒粉,鲜美极了。一冲动,又下单买了干贝、海米、万年青。花了一百八。
冬瓜蛤蜊汤、醋溜娃娃菜。晚餐定量两个菜、半碗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