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平民出身的小伙伴有这么一种观念:在官场上混,一定要出身好、有背景、有钱,如果是寒门子弟混官场,就算你再有能力,也很难走得很远,有时候想想这些挺让人悲观,那么寒门子弟在体制内该如何发展?
其实官二代这个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中国的政治本来就是“家天下”的模式,政治权力的大门并不是公平地向社会每一个阶层开放的。现在有了公务员考试,让寒门子弟也有了通过读书、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的公平机会,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古代虽然也有科举考试,但是那时候很多贫寒子弟其实是没有太多读书的机会的。而且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复习准备,贫寒子弟没有办法不参加劳动留那么多时间来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官二代、富二代就比较占优势。甚至到了宋代,很多高官子弟、门客还可以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
一提到官二代,很多人就愤愤不平,认为官二代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其实就我在体制内的所见所闻来看,官二代这个群体有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确实不学无术,烂泥扶不上墙。他们往往是在公务员考试中通过报考冷门单位进入当地体制内的一个小单位,然后凭借父辈的关系调入大机关,从此以后就庸庸碌碌混日子。
还有一个极端就是极为优秀,由于从小在父辈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官场的范儿,待人接物都细致周到,办文办会办事都老练到位。坦率地说,在体制内后者占的比例更大一些。
其实官二代这种现象并不是在体制内有,在学术界、商业界,也有世代都出学术泰斗、商界奇才的家族。
因为从可能性上来说,一个世代都做生意的家族,他的儿子、孙子会做生意的概率,比一个世代都是泥腿子的农村家庭要大得多,因为任何东西都有遗传性。
同样,很多官二代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有机会参加一些官员参加的饭局,听见的看见的官场中的人和事自然比普通家庭的小孩要多,所以他们在体制内为人处世上也比较容易做到滴水不漏,周到从容。
所以在体制内的情况往往是,没有背景的人做事的能力通常也比较一般,想问题办事情都欠火候,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做事的能力也不会太差。
当然,没有背景的人也不用太担心,在体制内要能沉住气,忍和熬是体制内生存的必备基本功。需要你能锻炼自己的一技之长,通过持续地学习、成长、感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以时间换空间,是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在官场的最好生存策略。
对于体制外的我们来说,我经常强调:平民家的孩子要有点出息都得30岁以后,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得靠更多的经历和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固有的思维束缚,自己想办法給自己争取资源。
既然父辈指望不上,我们得努力在社会上探索一条自己的路出来,这就需要用时间换空间这个格局了。


网友评论
2.老李我亲笔撰写的“100条江湖秘籍——第二季”新鲜出炉了,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查看。
3.我的精品付费课程免费送送送,原价99元的《 7天人际关系训练营》,现在免费啦,教你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洞悉人际关系,提高竞争力,还有微信群陪伴服务,加助理微信h9148500,发送我要报名,就可以免费参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