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被动房起源于中国的窑洞,有人说被动房起源于1893年的一艘极地考察船。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前人给后人留下的重要启示之一,没必要去深究。真正的被动房理论奠基人是德国被动房研究所(简称PHI)的沃尔夫冈· 费斯特教授。

1991年费斯特教授在德国Darmstadt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被动房,这是首个供暖能耗低于12 kWh/(m²a)多户住宅。该建筑距今已经有28年的时间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被动房具有高度的舒适性、耐久性和节能性。

1996年.费斯特教授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成立了被动房研究所Passive House Institute ,简称PHI。官网:http://passivehouse.com。
被动房研究所属于独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业务包括科研、组件认证、宣传交流、培训教学、被动房软件开发等。目前被动房研究所是全球最权威的被动房学术机构,PHI对建筑组件和被动房的认证也具有最高权威性。

从2007年开始,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德国能源署(dena)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合作,双方选择了在中国推广建设“被动式房屋”的课题。
2011年6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签署了《关于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用能需求的合作重点。
2012年11月,我国首例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试点项目“在水一方”在河北秦皇岛竣工。经过2012-2013年一个采暖期的测试,示范项目能耗指标和室内舒适度均达到被动房标准要求。
此后,我国多地开始了被动房试点项目和技术研究工作。
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河北省地方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是我国首部被动式房屋标准,也是继瑞典2012年9月27日《能耗被动屋低能耗住宅规范》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第二本被动式房屋的标准规范。
2015年11月10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2016年4月18日,在河北高碑店国际门窗大厦举行首次全国宣贯会。
2016年10月9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T 5074-2016。
2017年4月1日,青岛市发布《青岛市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
2017年6月25日,河北省发布《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施工及验收规程》 DB13(J)/T238-2017。
2018年9月1日,河北省开始实施《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63-2018。该标准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国内首部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8年9月10日,青海省开始实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居住建筑)》(DB63/T1682-2018)。
2018年9月19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9年1月1日,经过几年时间的时间,河北省实施修订后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73-2018。
2019年3月13日,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超低能耗技术导则( 试行)》的通知。该导则借鉴了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经验,并充分结合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和用能习惯,可进一步推进建筑能效水平提升,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有黑龙江省等多个省区发布了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进行中。
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我国首部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被动房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发展情况,下面介绍一下政策及项目实施情况。
2015 年 8 月 3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 ( 工信部联原9 [2015]309 号)》指出: 大力推广节能门窗。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2015年至2019年初,国家、省、市等共发布被动房支持政策约60次,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方向要求、行动方案、土地政策支持、资金补贴支持、容积率奖励支持、开工手续支持、售房政策支持等诸多方面。(关于被动房政策,我会以专门的篇章进行介绍)。
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人员的潜心研究以及试点单位的精心策划组织,截止到2019年初,我国建设的被动房及超低能耗建筑约80多个。气候类型涵盖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类型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工厂等。
目前,在PHI官网显示的全球经过认证的被动房项目为4594个,其中位于中国的有21个。中国经过PHI认证的被动房分别位于:河北9个、上海2个、黑龙江2个、北京2个、山东2个、浙江1个、广东1个、新疆1个、江西1个。
下一节将继续分享被动房与超低能耗有什么不同?欢迎继续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