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字如下:
10.20
10.20
10.20
字,越写越有意思。越是看得多,越是经历得多,越是想得多,你对字的体会才会更深刻!往往经历决定你的眼界和格局!
字,传不传神不知道。但自我感觉要立得正一些。也或许是受《易经》的影响,多从正反面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这样褒贬都是可以互换的。自我的心态反而更加稳定,更加淡定,更加从容。只有从事件出发,经过思想斗争,结合经典道理,这样拥有自我的体悟才是最真实和持久的。
思想道德教育,我觉得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去做的。2-3分钟的时间,从一个小事出发,让孩子发现可以学习的点,明确可以吸收的点,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从心态上的调整。
知识的学习,真的在态度和情绪完善以后,轻轻松松,愉愉快快的!因为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力往一处使的节奏。团结的力量,何愁攻不下难关呢?懒懒散散,随随便便是孩子们学习的常态。抓住一切可以教育的机会,去让孩子们自己体悟,去做,那才会有改变。否则,多说无益!反而累人累己。
我自己认为:家里无论有还是没有,都得对孩子隐藏一些为好。否则,就像有人问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呀?孩子说:爸妈每个月给我的零花钱够我用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努力了,还不一定有我爸妈给我的多呢?走有人问:那以后你爸妈走了以后呢?孩子说:家里的房产到处都是,以后卖了就够我一辈子花的呀。这种情况有没有?我相信:是肯定有的。
孩子学习,除了学习啥也不会。家长把孩子弄得除了学习啥也不会。
今天跟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加个人品行。我希望孩子回家以后可以复习一下每日的学习内容,然后做好以后帮婆婆爷爷做做家务,干干农活。家长回复我一句: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压力过大。
我也在反思:是复习累呢?还是让做家务累呢?还是学校已经能够完全消化了所有的知识呢?回家就不必多此一举了呢?
我自己觉得还是习惯问题,论语篇首就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这里告诉我们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可以获得新的感悟和理解!而不在于复习的多少,而在于复习的持久性!今天学习简单,我就不复习,今天学习难,我就复习,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而是每天都去复习,这样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就会大大提高。这也是我监督孩子们去做这件事儿以后孩子们的改变给我的启示。
因为每个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都有盲点。他对自己不认识,对知识的自我评价不清楚,每日温故以后才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外在。从而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而自我也是不断通过自我行为来启发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感悟!以身作则,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影响吧!看以我作为参考,能否有所改观,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