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卖榨菜咸菜的小店,其实不是专门卖咸菜的,而是一家卖酒的店铺,顺带售卖各种小咸菜,一坛子一坛子的盛着,我经常经过那里去附近买菜,好几年的时间也不知道那里还卖咸菜。
偶然发现后,进去逛了下,看到有略带红色辣椒面的囫囵榨菜,个头不大,表皮有些皱皱巴巴的,好像晾晒了一段时间有点脱水的样子,吃起来一定是皮攸攸的,很有嚼头。我喜欢吃这样的咸菜,跟萝卜干似的,不像超市或市场上卖的很多榨菜,卖相不错,圆润饱满,水灵灵的,咬一口,只觉得滋了一口盐水,齁人。
我买了三两个,也不贵,洗掉辣椒面,轻轻一掰,很清脆,翠绿色的榨菜肉,非常鲜嫩细腻,咬一口,与预想的感觉一样,皮攸攸的,没那么多水分,咸度适中,正合我口味。
我口味重,爱吃咸,可能与小时候的贫穷有关,不舍得买菜,很多时候吃饭就是就着自家腌的齁咸的辣疙瘩下饭,就是后来条件好了,每顿饭必须的一个菜,也还是咸菜,无咸菜不欢。到现在为止,依然如此。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并吃到榨菜咸菜,是初三的时候。那时我们上学住校都是自己从家里捎着咸菜去上学,一般都是捎带咸辣疙瘩,后来有一次父亲中间给我去送饭,捎了一个榨菜咸菜,翠绿新鲜,见惯了黑乎乎的辣疙瘩,没想到咸菜竟然还会这么好看。
第一次吃榨菜,有点吃不习惯,没觉得多好吃,同学很多也没见过,都觉得很稀罕,我就跟她们换着吃,都是辣疙瘩,但每家腌出来也都不一个味道,就像不同的人做出的同一道菜口味不同一样,还是人家腌的咸菜好吃。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父亲是从哪里淘置来的那种稀罕物,我们乡下是没有,只能是来自城里。
找到这个小店,心情很不错,以后咸菜可是有处买了,我跟朋友说了,朋友也去买了几个试试,确实不错,朋友更狠,后来她再去买,直接成箱的要,一箱好像二十多斤,买来就给亲戚朋友的分一分,也会分给我几个,那好几个月的时间就指着那个榨菜咸菜度生活了。
年前临放假我又去买了几个,怕过春节店家关门,万一买不到咸菜了。结果没想到,疫情来了,班也不上了,店也不开门了,小区也封了,虽然规定每家每天可以出去一个人买菜,但自己也是心惊胆战,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年前买来准备过春节的菜一直吃到将近正月十五,也在家里宅到正月十五,本来年前买来想给家里捎回去的几袋大米,也正好派上用场了,有饭有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最后一片菜叶都吃完了,一想去超市,封闭的空间,乌泱泱的人,就毛骨悚然,大人可以只就着咸菜,但孩子不行。我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想想还有什么可吃的,忽然看到还有两个榨菜,眼前一亮,榨菜咸菜不可能只生吃一种吃法,肯定还有其他吃法,赶紧百度。
榨菜木耳肉丝,很简单,根据网上的做法,尝试了下,别说,还真不错,配上米饭,儿子吃的那叫一个高兴,两个榨菜两顿就消化了,刚刚好,就是有,也不能再做了,连着吃就没念想了。正月十六第一次去超市买了菜。
今年疫情过去,恢复正常以后,那家小店就再没开过门,转让了。很遗憾,吃不到它的榨菜了,每次经过都忍不住瞅两眼,希望会有奇迹发生,但奇迹的概率总是非常小的。我也从其他地方买过一次榨菜,感觉更没法吃了,只能自己偶尔调一点白菜心大葱咸菜。
我跟朋友抱怨,又没咸菜吃了,大概一个月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找到那个小店的店主了,搬到不远处一家菜市场附近一家更小的门面房里了,还是卖酒跟咸菜。我下班后过去一看,店面太小,咸菜基本撤柜了,问有榨菜吗,说过段时间会有。
要出去爬山看红叶,午餐一般都会带咸菜,出汗太多,可以补充点盐分。我又去了那家小店,看看榨菜是不是有了,结果又卖完了,其实可以留店家的电话,时常问一下,又觉得为了一点咸菜,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现在每次去店里,都是戴着口罩,估计店家也早不记得这个只买咸菜不买酒的所谓顾客了,如果他知道他的榨菜咸菜竟然招来我们这么样的追捧,该是如何的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