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曾经说过:
“历史都是假的,除了人名和地名;小说都是真的,除了人名和地名。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被人为地遮盖,掩饰而变得虚假。虚构的小说却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而还原了历史的本真。”
人生就像一场戏,台上演戏,台下看戏,台上演绎一个个的故事,道尽了世态炎凉,人间疾苦,台下发生一个个的故事,人间的心酸,现实的残酷。
戏里的演员都是真的,表演的绘声绘色,活灵活现,非常逼真,让人忍不住鼓掌,为之呐喊,也为之痛恨,故事确实虚假的,但还原了现实生活。
我们看小说也是如此,小说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和故事的情节,反应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文现象,只是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揭露,让人们更好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人们的所思所想。
历史除了人名,其余都裹着一层权力的浆糊,粘得你分不清真假。可小说相反,它把浆糊撕开,让你看见血痂底下的烂肉,闻得到脓腥味,也触得到体温。
所以我说,别信碑,信疼;别信史官,信说书人。疼不会撒谎,说书人靠观众赏饭,他若把你当傻子,下回就得喝西北风。
人活一世,谁不是一边扮角儿,一边拆台?白天在厂里点头哈腰,晚上回出租屋把老板骂得狗血淋头,骂完还得把闹钟调到五点五十,继续扮孙子。
这出戏没导演,没彩排,错了就错一辈子,连补妆的机会都不给。
戏台上的青衣一甩水袖,唱尽千年离殇;我们一甩电动车钥匙,唱的是“房贷、娃贷、父母老”。
调子不优美,可句句带血,声声带泪,台下坐的全是同行,谁也别笑谁跑调。
小说把这些人收进书页,让他们改名换姓,继续活。
你读着读着忽然骂一句,“这不就是我吗?”
那一刻,纸是假的,心是真的,泪也是真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荒唐才装得下真话,正经史书里反倒塞满了空话。
别急着追问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先问问自己,今天演到第几幕?明天想不想罢演?若敢罢演,就得有饿肚子的准备;
若接着演,就别嫌台词烂,烂词儿也是自己改的。
历史的车轮碾过,留几道血辙,小说把血辙拓成鞋垫,让你垫在脚下,知道哪儿硌脚,哪儿踩空。
懂了这,你就明白,假人名里藏着真人命,真地名里盖着假牌坊。
戏散了,小说合上了,灯暗了,人还得往家走。风是真风,夜是真夜,路灯一闪一闪,像给下一场戏打板。
你掏钥匙开门,锅碗瓢盆叮当作响,那就是后台,也是前台,你既是角儿,也是看客,演到哪儿算哪儿,只要心里还亮着一盏不灭的灯,这出人生,就还不算彻底穿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