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翻看高中时候的日志,想着写一写关于高考前的心理想法,就看到了热搜的《小欢喜》结局中英子跳河引发的议论。大概得去了解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在我家那个小城市,成绩好意味着一切。而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也没有特别差过,毕竟有那么一个家教严厉的父母。成绩好,父母对我也温柔些,若是哪一次考差了,迎接我的就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和更多的练习题。
初中毕业,父母离婚。母亲就把一切的希望放在了我和妹妹身上。
而上高中后,压力也更大了。
母亲总是说我这样都是为了你们好,她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就全职在家给我们做饭洗衣,提供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高一时我成绩还算不错,从来没有出过班级前三,奖学金,奖状也是拿到手软。老师也对我格外放心,知道我会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当时妹妹的成绩不是太理想,本来又是一个老师带的两个不同班级,免不了需要比较。所以跟妹妹的关系一直不好,而妈妈,总是太过偏激。我在他们中间,只能尽可能的缓和他们的关系。
到了高二,妹妹彻底开始进入叛逆期。说话带着浓重的火药味,回家了也是绷着脸,进门也不打招呼。母亲在她眼里仿佛是不存在。母亲看到这个样子,更是火冒三丈,两个人剑拔弩张,经常我怎么说都无法冷静。
大概就因为这些琐事,我无法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成绩开始下滑。
妹妹的不听话让母亲心灰意冷,便把所有的期望压在了我的身上。我一次次听她说奇奇你要努力,不要学你妹妹啊。奇奇,你是我全部的希望了,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不敢反驳,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界。
因为我是美术生,高三时期,选择了外出集训,现在想来,或许当初的一腔热血更多的是为了逃离这个地方。
他们不能理解一个人从学霸掉到学渣的心路历程,我也很想提高成绩,也想证明自己。但一番努力过后依然毫无起色。面对老师期望的眼神,母亲恨铁不成钢的说骂,妹妹成绩的好转,我的内心是一片荒凉。
那段时间的自己,更是不爱说话,也不和同学聊天说笑,只是埋头做自己的题目。
可想而知,高考成绩一塌糊涂,去了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外地大学。
所幸大学四年没有荒废,高中没有做到没有完成的事,在大学都做到了,也算是一个交代吧。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受控制,对于过去的那些,也就一笑了之了。
12.24
突然发现当时没有了结尾。
现在也是可以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但是,还是不太能接受吧。
曾经爱笑爱玩拥有创造力的自己已经找不回来了,有点心塞。
所以毕业后,高中也是我最不想回忆的,虽然那时候有很多我很在意的人。
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我母亲,我很爱她。
现在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