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尾是离点赞和互动最近的地方。
峰终定律是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大脑在经历过某个事件之后,能记住的只有“峰”(高潮)和“终”(结束)时的体验。套用到营销上来说,就是顾客能记住的只有最好的体验和最后的体验。
四种结尾模板
1.总结式结尾
总结式的结尾是最省事的。如果文章很长,观点比较多,在结尾进行总结,能够帮读者重温文章的内容,再使用一些升华主题的语句感染读者,就会使文章既有观点又有情绪,令文章的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在使用这种结尾模板时,可以分为“三步”,即采用三段式的形式:
第一,总结文章的关键点。
第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读者产生共鸣,最好使用金句。
第三,呼吁读者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
2.关联读者式结尾
有一种结尾读起来令人感到“意味深长”,贴近读者生活,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这种结尾我们称为“关联读者式结尾”。
“关联读者”的意思,主要是指关联读者的工作、生活境遇,让读者在文章中看到自己,产生共鸣,自己思考可以从文章中得到什么价值,怎样提升自己。
这种套路尤其在干货型文章中用得比较多。
两个很实用的套用此关联读者式结尾模板的小技巧。
第一个小技巧是一个句型,是“……亦是如此”,比如:
人生如此,爱情如此,你和我,又何尝不亦是如此?
这个句型可以把正文里面提及的人和事或者知识,巧妙关联到读者身上,让读者产生共鸣。
第二个小技巧就是不断用“你”这个特殊的称谓,加强读者代入感,让读者看到这篇文章对他的价值。
3.名言警句式结尾
在开头的写法中可以用名言警句式模板,同样的,也可以在结尾处恰当地引用或解构名言警句,通过名人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一句话,留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让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方面,比起我们说的话,名人的话更有说服力,读者会为名人的话“买单”。另一方面,如果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过于直白地叙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未能表达清楚观点,这个时候使用名人的话,读者会觉得更有意思,或者能够激发读者找到更多的灵感,对文章有更多自己的解读。
4.排比式结尾
排比式结尾是一种特别有气势的结尾,一气呵成,气贯长虹,它既融合了前3个模板的功能,包括总结全文、关联读者和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又能通过排比的句式在情绪上更好地感染读者。
“不是…… 而是……”这个句型重复3次,然后引出结论“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一方面总结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给读者打气,更好地强调后面的行动。
运用排比,不仅可以总结文章内容,还可以累积和引发读者情绪,同时,如果多用“你”这样的词语,代入读者的行动,会很容易触发读者去点赞、留言和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