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家乡
01
2015年的夏天,绝对是向先生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候。离婚,失业,生病,所有人一生都不想碰到的三个事情,他在那一年全遇上了。
几场官司 下来,向先生成功争取到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还来不及松一口气,病魔却悄悄找上了他,在谈癌色变的年代,向先生成了不幸的那一个。
因为钱啊,向先生从大城市的医院辗转回到老家的小医院,说是小,其实也是当地最好的一个医院了。
“你大便出血多久了?”医生看着检查单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问向先生。
向先生看了看医生,有点犹豫,“三个多月了,之前没在意,以为是痔疮,最近有点严重才到医院检查。”
“你对你的病有几分了解?”医生又问他,声音里没有波动起伏。
“之前我在外地检查说是直肠溃疡,但是最终结果还没出来,那边要过几天才出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查结果看,你的情况显然不是,”医生沉默了一瞬间,“我认为没有瞒着你的必要,因为之后的治疗还需要你积极配合,你的病是直肠癌……”
医生直言不讳,向先生一下子手脚发凉,脑袋嗡嗡作响,半天回不过神来。在这之前,他的那点侥幸心理,全被打破了。
向先生张了张嘴,半天没发出一个声音。
医生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告诉你,是想你有个准备,一切还要等手术后的化验结果,看看有没有扩散。你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我建议你要尽早来接受治疗……”
向先生浑浑噩噩地走出医院,医院门口行人很多,向先生突然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扼住了一样,喘不过气来。
他扯了扯衣领,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嘈杂的街道,喧闹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在这一刻仿佛都被按了静音键,向先生抬头看了看暗沉沉的天空,他想大声地宣泄出来,可却失去了全身的力气。
“从手术到之后的治疗费用,保守估计要十几万……”医生的一席话,早已经透光了他所有的力气。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十几万无异于天文数字。
华灯初上,路灯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六月的街头他总觉得有点冷。
02
摄于家乡
良久,他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哥哥从老家赶到的时候,向先生在临时租的房子里已经抽了一地的烟头,哥哥皱了皱眉,说他,“你怎么还抽烟,不要命了。”
向先生掐掉手上的烟头,头也不抬,“我不打算去治了,得了这个病有几个能痊愈的……”
“说什么鬼话,有病咱就治,你怕什么,你就是能被治好的那一个!就算结果……”一向平和的哥哥此时有点疾言厉色,手却微微在颤抖,“那也不能现在就放弃。”
向先生突然放声大哭,在医生面前他不能哭,在大街上他不能哭,在两个孩子面前他是父亲也不能哭,而面对哥哥,这个四十几岁的男人,此时却委屈的像个孩子。
他也不想放弃,可是昂贵的费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些年他一个人工作养全家四口,根本没有什么存款,现在离了婚,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哪里有生病的资格!可偏偏……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向先生狠狠地发泄一通,看着哥哥关切的目光,又慢慢平静下来。
治疗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哥哥也有难处,按照老一辈的想法,兄弟两分了家。母亲归哥哥赡养,老人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全年药不离身。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大女儿刚上大学不久,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所以只能找亲朋好友借。可是借钱哪有那么容易,一听还是这个病,大多数人都悄悄婉拒了。也有人支支吾吾地问:“我给他借了钱,到时候他万一……”
哥哥说:“我来还。”
对方才松了一口气,借了钱。
03
摄于家乡
后来,兄弟俩七七八八借到了几万块,再加上自己的一点积蓄,费用还是不够的。
兄弟俩来到医院,找到之前的医生。问他能不能先手术,之后的费用他们再想办法。
“他刚离婚,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都是正读书的年龄,费用我们一定想办法,他还这么年轻,医生你一定要救救他……”说的兄弟俩都红了眼眶,医生也不胜唏嘘。
“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医生捏着笔沉默了一会儿,“这样吧,我让你们中途结一次账,再用结账的钱垫后面的费用,有医保吧?”
“有有有……”兄弟俩连忙答道,方才稍稍松了口气,仿佛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很快办好了住院手续,可是医院人满为患,病房里一时腾不出空床,没办法,只能暂时在走廊上给向先生安排了一张病床。
手术前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因为经过检查发现,向先生的白细胞异常偏低,很多项指标都达不到正常状态,根本不能手术。没办法,只能开药,让向先生慢慢调养到正常的状态。每天都要几百块钱的费用,向先生急呀。
所幸一个多星期后,终于恢复过来,没有再反复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只等着手术了。
在手术当天,医生找哥哥签字,随后又抛出一颗“炸雷”,医生对哥哥说:“你弟弟的肛门可能保不住,这点我要提前和你说,这是最坏的打算,当然,一切结果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在保证生命的前提下,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保住。”
哥哥有点愣住了,
问:“没保住会怎样?”
“一辈子挂袋。”
哥哥半晌才找回声音:“救命当紧,如果有可能,也还请医生尽量保住。”
“我们会的。”
快要进手术室的时候,哥哥拉着向先生的手说:“你这个病发现的及时,要往好处想,咱有病就治,你要积极配合,医生经验丰富,这些病在他们眼里都是小问题。进去后不要多想,我就在外面等着。”
向先生躺在病床上用力握了握哥哥的手,被慢慢推进了手术室。
04
摄于家乡
等待的时间真的很难熬,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围了一堆家属,每个人都很焦急,不时地伸着脖子往手术室的门口看。
哥哥也很急,手术室的门一次次被打开,医生戴着口罩,一边推着担架,一边在念已经完成手术的病人名字,通知家属赶紧去照看。
声音很嘈杂,每到这时,哥哥总要竖着耳朵,听是不是念到弟弟的名字了,可是每一次都不是,周围渐渐安静下来。
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哥哥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可他不敢走开,担心自己走了,医生会找不到他。哥哥点了外卖,蹲在走廊上几口就吃完了他根本尝不出味道的饭菜。
医院的味道其实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它腐朽到令人窒息,可是也焕发着生机,你也不会在哪个地方能看到如此强烈的向上生长的欲望。
在这里,每一天都有悲欢离合,有新生的喜悦,也有死亡的悲戚。
下午五点多,手术室的门再一次打开,这次终于念到了弟弟的名字。
哥哥缓缓站起身,揉了揉僵硬的膝盖,盯着医生的眼睛,张了几次嘴,却吐不出一个字来。
医生却很了解地对他说:“手术很成功,肛门也保住了,截掉了这么长一截直肠……”说着医生用手比划了一下,长度大概有成年人的食指长。
“其他地方是完好的,就看化验结果了。”医生的声音疲惫中透出点兴奋。
哥哥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谢……谢谢医生……”他哆嗦地说不完一个完整的句子。
医生也是满脸倦容,“你弟弟还要过会儿才会醒过来,你今晚一定要注意,不能让他睡着,这两天可以让他吃一点流食。”
05
摄于现在
向先生是被疼醒的。
他皱着眉头,嘴唇被咬的失了血色。他感觉身体的每一处器官都在剧烈的疼痛。
可是医生不建议打镇痛剂,没办法,只能忍着。哥哥在一旁看着,却帮不了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替他擦掉脸上的汗水。
刚手术完,向先生还很虚弱,一不小心,大便失禁了,在那一刻,向先生既羞愧又悲凉。
“我就是一个废人……”
哥哥打断他:“不要胡说,会好的。”
说着便替他换掉脏了的裤子,拿到洗手间,洗干净。
同病房的人对向先生说:“你兄弟对你真好。”
向先生转头看着蹲在洗手间地上认真给他洗裤子的哥哥,一滴泪划过眼角。
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病房外突然传来一片嘈杂的声音,紧接着,剧烈的、悲怆的哭声传来,声音嘶哑,句句泣血。
病房里安静得可怕。
化验结果出来,是中期,结果不算太好,但也不坏。
正值壮年,向先生很快便恢复了,此后又经过漫长的化疗。
化疗是选择国内的药物,国外的药是好,副作用也小,可是,没钱啊。
半个月一次的化疗,仍然能让他痛得直不起腰来,可是,在他身上总能看到一股蓬勃向上的希望。
常常听见有人说,死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就是一死。
可是能够活着,谁愿意放弃啊。 我们都是在红尘中挣扎的人,不想被打倒,唯有砥砺前行。
这是真实的故事,向先生是我叔叔, 现在他与常人无异,但仍在休养,医生叮嘱他,三年内,不要去工作。
我从我叔叔身上学到了坚强,也从我爸爸身上看到了伟大与担当, 今后的道路,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