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皆原创
最近忙到没有闲暇思考人生,待停下来回望却发现乏善可陈,没什么好说的。虚无感很强烈,盖过了原本应该去想的东西。默默地看书,默默地为成长太慢而焦虑,默默地拼命工作,默默地想打破一些什么,有种困兽犹斗的被束缚感。仿佛所有的情绪都失去了感受和表达的欲望,累了,乏了,直到没有声音。
上个周末的下饭节目是《向往的生活》,因为里面有我喜欢的李诞。有很多网友看了那一集后,吐槽他真是懒出了新高度,吐槽他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节目。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袒露了部分真实的自己,既然你是向往的生活,那我来就是要休息的,就是要享受当下此时此刻,就是要懒,怎么了。反而张绍刚象一个老父亲带着二个顽皮的孩子,这也操心那也操心。
看过许知远和李诞的对谈节目,多少应该了解到他表现出来的远不是网友的几句吐槽而已。他就是一个少年身体里,包裹着一颗老灵魂。他活得远比一般人圆融和通透,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能给这个社会什么,知道怎么顺应社会规则赚到自己想赚的钱。
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的夹缝里如鱼得水,因为他找到了让自己价值观自洽的体系,他明白自己是什么,也明白能给这个世界什么,他不会后悔自己进入了世界机器的运转,哪怕看到那些依然坚持的人,会偶尔觉得自己不正义,也转瞬即逝。他说,阳光下无新鲜事,这是他得以自洽的逻辑。
通达有通达的好,拧巴有拧巴的可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有各自的活法,无所谓好坏,就看自身的逻辑是否能自洽。
往往看到这样的人,我是羡慕的,因为看得通透,所以活得通透。当我们按照规则去行事的时候,去顺应这个社会的时候,还有自我吗?好难的。某一个时刻,修行不够时,也会有冲动想要打破一些规则,你不是想让我这样活吗?偏不。就是不想活的那么乖,活得那么正确,活得那么正义,怎么了?
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要是这样的活法,可一旦冲破一点点牢笼,最直接的其实是在挑战人性的部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有时足以击破一个人的雄心壮志,这就是现实。
所以,毕淑敏老师会在她的文章里说,女人要学会播种,即使在一个没有收获的季节。她在告诉你只管耕耘,不问前程。现实是生活由不得你耕不耕耘,时代的车轮总是要滚滚向前的,不往前走,只能后退,停下就是退步。所谓前程,不过是时间的产物罢了。
顾城曾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中国是个过于明白的民族,早就意识到宇宙和人们没有情意上的联系,人不过是宇宙中的偶然现象,无限渺小,知与不知并无异样,结论早就有了,剩下的事只是处理人间的这一小段生活而已。西方人才有那种认真的期望和绝望。
中国人活得太明白,凡事总有转寰,总有方法,总有机会。如果学西方人突显个人主义,认为做人就要做回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表达真实的情感,不依附于大众。等于是犯傻作死,不合群,没有活成别人愿意看到的样子,分分钟自己搞死自己的节奏。这样好吗?有多不好呢?不同的人生体验而已。
人终有一死,重要的是能不能死得其所,重要的是临了人生的终点,有没有后悔到想要炸尸,想推翻重来,再活一次。重要的是,就算理想在现实的冲击下沉沦,经历着生命多么巨大的虚无感。就算是这样的时刻,还能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期望和绝望,能不能意识到胸中那时明时灭的微弱火焰。
不要让那火焰熄灭,既使在一个没有收获的季节,既使,这就是命运本身。
播种就是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