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作者: 尹口快乐心yao | 来源:发表于2025-05-01 23:49 被阅读0次

文/快乐心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1期“食”专题活动。】

武汉的早点丰富多彩,数不胜数,可以一周不重样。

1、热干面

家喻户晓,人人最爱的就是热干面。武汉的热干面那叫一个香。它的香源于芝麻酱的醇香,软软糯糯。武汉的热干面那个面叫一个劲道。担面是最重要的一环。面不能煮得太短,短了就硬邦邦。也不可煮得太长,不然它就软软的失去嚼劲。适可而止,掌握分寸,用在它身上确实恰如其分。

拿个漏勺在滚烫的沸水里摇晃几下,让担好的面加热过水。顺手哗啦一点水进碗里。店家那个添加佐料的手法也是快准狠。呼啦啦,一溜烟地蜻蜓点水功夫,芝麻酱、胡椒、味精、葱花齐活。“要辣椒油不?,醋您自个在桌台加。”

店铺里有个小条桌,上面放着各类辅助添加的食盒。有香菜、炒黄豆、陈醋、辣椒油、泡萝卜皮、酸包菜等等。还有免费豆浆随意打。

五元一碗的热干面,让你吃得物有所值,回味无穷。

武汉人过早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喜欢端着碗,边走边吃。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站在公交站台,夹着面用嘴一豁,呼啦一挑面就滑落进了喉咙。搅上几下,一碗面连着芝麻酱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冬天,那个飘香还有饱腹感在车上都可以慢慢地反刍咀嚼。

有时,那个带上车里继续吃面的,那个香让来不及吃早餐的人更是饥饿难耐。肚子最不经扛,受不了诱惑,会咕噜咕噜地叫着。

2、四季美的汤包

汤包顾名思义是带汤汁的,而且很烫。汤包是有闲时的人慢慢坐下来吃。上班族基本选择经济实惠又能快速解决的热干面。

汤包需要等。一笼汤包只有六个。要十几元。老板说得等个八分钟。站队的人多半是老头老太,不着急。

汤包需拿味碟沾着醋、姜丝、还有甜酱。还要拿一汤勺接住。小口慢慢呲溜吮吸一下汤汁,然后沾着味碟边沾边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汤包得慢条斯文去品味。

3、豆浆油条杂面窝

虽然油炸食物不能长期吃。但油条搭配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咬一口油条,喝一口豆浆。或是把油条沾一下豆浆再咬一口。那豆浆的香附着油条的焦脆混合,让香味直入味蕾,又解了油腻。吃起来叫一个过瘾。

炸面窝,有苕面窝,有米浆面窝。苕面窝就是红薯切成小丁块,混着米面粉浆一起,放在油锅里炸,这个有点费时间。米浆加一点葱花,加食盐搅拌均匀,放进一个中间凸起的专业炸面窝大勺里。放进油锅,炸至金黄。香喷喷的焦脆面窝咬在嘴里那叫一个香香。但这个只能偶尔吃一下,高油高热量对身体还是有负担的。

4、凉面

春季过后,武汉的火炉之夏,人的食欲也慢慢减退,吃啥都不香。有一种面却吃起来有食欲。那就是凉面。凉面是啥呢?

凉面的面跟热干面一样需要先放水里担,这个凉面的面是细细的面。担好的面要摊凉,切一些黄瓜丝、红萝卜丝、加焯水后的豆芽、淋香醋、芝麻酱、胡椒味精、加点生抽,搅拌均匀。既有面的软糯,又有蔬菜的解腻爽脆,吃起来很开味,不失为夏天里早餐的首选。

5、鱼糊汤粉

这个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样早点。碗底放入煮好的米粉,浇上鱼糊汤,撒葱花、辣萝卜丁、虾皮等。经典搭配是油条,蘸汤食用。 鱼糊汤粉里是浓浓的胡椒味,因为要压制鱼的腥味。冬天吃得额头冒汗,既保暖又营养。

6、老通城的豆皮

说到豆皮,我们不得不骄傲地炫耀一下。曾经毛爷爷他老人家横渡长江时就来吃过我们老通城武汉的豆皮。

豆皮里面有一味笋丁最开胃。鸡蛋的金黄亮泽、糯米的软粘、还有干子丁笋丁搭配一起的香泽脆爽,撒上葱花点缀,秀色充盈着感官,吃着满嘴油而不腻,回甘浓郁。

7、小龙虾

蒜蓉小龙虾

我本人比较偏爱蒜蓉小龙虾,也自己尝试做过。

先将小龙虾刷洗干净,去掉虾线,去掉虾头部的黑色部分保留虾黄,去掉腮。大蒜用绞肉机打碎。

热锅倒油,放入姜片爆香,然后加入一半的蒜末和少许咖喱粉,炒至蒜微微变黄。接着倒入小龙虾,再加入另一半的蒜末翻炒。

虾炒至变红后,倒入一听啤酒,加水和虾持平。调味时加入一勺盐、两勺糖、一勺鸡精或鸡粉,尝尝味道不够再添盐。中火开盖炖七八分钟,收汁至浓稠即可。

虾和蒜的比例是3:1,按照这个比例来确定虾和蒜的重量。

蒜蓉小龙虾主要是蒜香味融入甜汁,虾肉紧实,鲜美沁在口齿,蒜香回荡肠胃。搭配啤酒,那叫一个爽。

麻辣小龙虾

我因为吃不得辣。就不说麻辣小龙虾的制作方式了,就说说吃货的吃相。一群年轻人,一人戴一双一次性手套,先掰下钳子,然后深深一口吮吸,吮吸着麻辣汤汁,那个声音真的叫响亮清脆,绝妙得让人止步。然后,剥虾壳,沾汤汁。香辣、麻口,吃得嘴巴没了知觉,越吃越想吃。

武汉人重口味,既能吃干红椒的辣,又能吃花椒的麻。大排档夜市,小龙虾是年轻人的最爱。

武汉的老字号有四季美、德华楼、老通城、三镇民生甜食馆、蔡林记、新农牛骨头面馆、户部巷等。

不光是早餐小吃,我们还有经典特色的周黑鸭、精武鸭脖、汪玉霞糕点、冠生园、藕汤印象、大中华酒楼等。

武汉是吃货城,武汉人爱吃美食,武汉人豪爽,武汉人有话就说。武汉的网红“蒜鸟”标准武汉方言,回荡在繁华的江汉路步行街,“算了”就代表了武汉人的洒脱,不记仇的个性。

民以食为天地立心。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当时有个叫郦食其的书生,他通过智取陈留,帮助刘邦稳固了根据地。在刘邦和项羽的争霸中,郦食其提出“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的观点,建议刘邦固守敖仓,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郦食其的智慧,也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民以食为天。这不仅是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更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思考。

相关文章

  • 民以食为乐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食物仅仅是为了充饥,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要。人们会竭尽全力捕捉大自然中一切...

  • 为什么见面寒暄第一句总是“你吃饭了吗?”

    《孟子》中有云:食,色,性也。《汉书》中有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本。”这充分说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对于吃是非...

  • 2018,厚樸春天约

    『漢書/酈食其傳』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這個“天”,在五千年歷史裡,不斷的“塌了補,補了塌”, 衡...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家庭自制锅盔原创分享

    受疫情影响现在是全民成厨子,老师成主播,孩子成神兽,翻阅朋友圈全是做蛋糕,凉皮,油条,麻花,这些生活中我们...

  • 找男票就要找那些懂得吃饭的人儿

    食,不管是从告子的“食色性也”;《汉书/郦生陆列传》的: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亦或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究的食...

  • 天,天,天 - 民以天为贵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个“三无省份”便是贵州。 天无三分晴,是说贵州雨多,看这里的地名你就知道...

  • 中国文化之“吃”

    古人云:“食者,生民之天 ,活人之本”,衣 、食 、住 、行是生活必需四要素。 四者之中,论重要,食居首 ,民以食...

  • 颐卦  第65、66天

    颐养之道 第65天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序卦传》 上山下雷,就像吃东西上面不动下面拼命的嚼动。民以食为...

  • 20210522 五绝·怀袁老 河北 蒺藜

    五绝·怀袁老 人以食为本, 君倾稻粟根。 平生无所愿, 只想惠及民。

  • 衣。食。住。行。

    衣,可以为衣裹腹而掐媚 自爱自重 自美 自言 以追求之. 食,民以食自天与来之所幸创无数佳肴美味,以温柔情以饱恒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以“食”为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sc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