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围城》,根据时间,书分为三部分,回国路上和初回国,那时候有些荒唐,对人物的描写也带有讽刺意味。像鲍小姐,就出现在回国的船上,有些风流,可以说是留学生里在感情方面不太中国的代表,不过文里也说了,她是混血。
像方鸿渐,贯穿全文的人物,在这段时间里,对他的印象很不好,造假文凭,和鲍小姐谈恋爱,下船时和苏文纨又有些暧昧,甚至回国后和苏文纨接触多了,住在丈人家,做着丈人家的事儿,和苏小姐不清不楚,和唐小姐又谈恋爱,做得事情着实不是一个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青年形象,实在没有看好的地方。
像苏文纨,在船上时觉得端庄文雅,到家后,却是摆弄男人于股掌,最后竟然选了曹先生,那个胖胖滴刻板的诗人,真的无法想象。
赵辛眉刚出场,视方鸿渐为情敌,说话做事着实不大气,但后来苏文纨结婚后,于方鸿渐一起去三闾大学,后来这个人的形象就沉稳了,还和方鸿渐成为了好朋友,也能适应时代,混得风生水起,唯一太执着于感情,深爱苏文纨二十余年,后来又喜欢上和苏文纨有些相像的什么太太,亏得及时悬崖勒马。
再到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同行的赵新眉、方鸿渐、孙柔嘉、李梅亭、顾尔谦,一路颠簸,有艰辛,有讽刺,特别是李梅亭,有家室又在那个年代,抠是可以理解的,但过于猥琐,后来又出现风尘女子,及到后来在三闾大学,都表现出满口仁义道德的小人形象。
再到三闾大学,揭露了太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在这个时候,方鸿渐真正步入社会,也显示出他的不适应社会,嘴皮子功夫可以,但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知道审时度势。在和孙柔嘉结婚的事儿也是很突然的,在没真正了解自己是否爱孙柔嘉的时候,在外界传言助推之下,也在如赵辛眉所言孙小姐千方百计之下,很突然的订婚结婚了,连他的两个弟媳都以为未婚先育。此时的方鸿渐已显示出了懦弱和不入流。
后来方鸿渐带孙柔嘉回家,开始了婆婆妈妈的家庭矛盾,直到最后你一言我一语,真正的让人头疼的围城生活,此书也结束了。
纵观全书,最精彩的还是船上部分,形象生动讽刺,再就是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基本也是这个风格,最后家庭矛盾部分,就不太精彩了。
书中人物性格也存在很大反转,不知道是环境的影响,是随着进入社会的成长,还是为深刻揭露社会而故意为之。
总之,《围城》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不仅仅有故事,文字功夫着属上乘,这和钱先生以书为友日积月累有很大关系,这也督促我好读书多好书,不断提高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