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应无住生其心

应无住生其心

作者: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11-28 09:47 被阅读0次

《金刚经》中弟子须菩向释迦牟尼佛提问:如果一个人发愿,想获得究竟解脱,他(她)应该把念头放在哪里呢?如何才能降服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呢?

释迦摩尼佛回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什么又是“应如是住”呢?“应如是住”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矛盾呢?

我们知道,人的烦恼与痛苦来自对现象的分别与执着,所谓解脱与自由就是从对现象的分别与执着中走出来。

很多人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什么都不住”。但是,这样的解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说了等于没说。因为人们即使相信了这句话,内心也将依旧是思绪丛生,妄想纷飞,烦恼与痛苦也将依旧持续。

所以,释迦摩尼在说“应无所住”的前面是:“不应住色,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不是不住,而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

那么,我们要把念头住在哪里呢?就是住在一切现象的本体上。本体又是什么呢?就是如来。如来又是什么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如来就是万物的本源,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道,就是空性,就是如来藏,就是藏识海: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所以,“应无所住”就是不要把念头住在现象上,“应如是住”就是要把念头住在本体上。

念头住在现象上叫做迷失,念头住在本体上叫做觉醒;念头住在现象上叫做烦恼与痛苦,念头住在本体上叫做快乐与幸福;念头住在现象上叫做捆绑与束缚,念头安住在本体上叫做自由与解脱。

因此,所谓修行与解脱就是把念头安住在本体上:“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独坐溪边看水流,水流人不流。

念念放下,随时清空;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相关文章

  • 应无住生其心

    《金刚经》中弟子须菩向释迦牟尼佛提问:如果一个人发愿,想获得究竟解脱,他(她)应该把念头放在哪里呢?如何才能降服这...

  •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的总骨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

  • 无住生心

    无住生心 《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

  • 虚云老和尚:这就是《金刚经》的总骨 !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

  •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义!

    《金刚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大菩萨应『...

  • 不住轮回,不住涅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想多了,能不累吗

    贤二如是说 报恩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 心若诚哪里都是寺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二点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这是新的...

  • 金刚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金刚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导诸大菩...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言语道断,心行路绝。 一切无住,便是降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应无住生其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jq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