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在梅尼超市买完了计划中的东西并放入车里后,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去郊外看看。“就去西界吧,就从南门峪上山,反正近。”她说。
虽然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但由于一直几天都下着雨,气温只在7至10摄氏度左右,天气还是有点冷的。幸好我们都加穿了薄棉衣,所以到了西界脚下的林场场部的时候,即使这里比山下的温度要低一两度,但我们都还抗得住。林场场部就在西界大山根脚边,因为挨城近,又环境好,修建的有很多住宅,多半是两到三层的楼房,很多城里人都买的有房住在这里。
“我有一个同学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说他就住在林场的,是在街道的最西头,有高高的花池的一栋。我们去找找吧?”她询问道。我们沿着长长的主街往西走。主街两边的楼房样式都差不多,并且大多在临街的楼房外面都弄的有花池,栽植的有花卉奇木一一这些人家经常向城内的人卖这些东西。我们向前走着,边走边一齐搜寻那个所谓的高高的花池。我们走到快临近街道西边尽头的时候,有一个穿灰色羽绒服的男子在门外街边倒腾着一个用大轮胎为外围的小花坛,他正在为填好的泥土上贴不知道从哪里挖来的苔藓。
“你不就是xxx?拐哒嘀,真的是你啊,哈哈哈!”她本来是想询问打听一下的,没想到面前的人就是她的初中同学。“我在朋友圈里看见了你发的根雕和盆景,真是太好看了!我们好多年没见到了,我都差不多认不出你来了哩!”她对自己的同学大发感慨。
她的同学也认出她来了。他也50多岁了,个子并不是很高,留着分头,两边鬓角能看到明显的白发。他停下了他手中的活,边走到自家门外西边的水龙头冲洗脏手,边朝屋里喊着:“喂,来客了,泡两杯茶端出来。”他将门口的圆木树凳移过来,要我们坐坐。
“我们是要参观你的根雕和奇木花卉的,莫那么客气。”她对她的同学说。“你朋友圈里说的高高的花池哩?”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所以她向他问道。
“看,就是门右边的这个,全部栽的是一大根金弹子的树根。你仔细看看,那一根根长起来的苗子,全是这一条大根长起来的,截断后就可以嫁接了。”他向我们热情的介绍起来。
的确,在楼房外右边,是用大理石砌成的一个长方形花池,长约5米,高超过1米,比街道两边人家的花池都要大得多。这个大花池里一长溜长着的都是金弹子,在暮春时节里全都向上抽条子疯长着,还没有来得及被主人修理枝条。大概是街道两边人家几乎都有花池的缘故,不是特别显眼,所以我和她先前都没有发现而已。
“你的根雕呢?我们去欣赏你的根雕。”我们端着女主人送出来的茶,她向她的同学提出要求。
“那好吧。屋里请,不用换鞋,直接进就是。”他回应着。
他和他的妻子在前面开路,将我们带进他们的房子。
“我的天,这么漂亮!”走在前面的她发出惊呼。是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好奇幻的世界:除中间设置了矮沙发茶几外,整个客厅周围有序的摆放着根雕和奇石,有金丝楠雕刻的百鲤围莲之景,有稀见的红绸木打磨出来的一柱擎天危石之况,有形如宝鼎的苍色青石,亦有层次分明造型奇特的页岩⋯⋯总之,这就是一个梦一般的艺术世界!
“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啊?竟然弄出了这么多好东西!”她边欣赏边询问这房屋的主人们。
“他呀,周六周天没有事,一天就是琢磨这些东西哩!要是乡里有人打电话有什么好树兜,我们就会马上开车往那里跑。这个是从楠木坪弄来的。这个是从五道水弄来。那一块石头是在小溪的沟里翻出来的。那一块石头就是在你们一中门口的河里捡到的⋯⋯”她的老同学的妻子很自豪地给我们一一指着介绍。当然,她的老同学也是有点得意地陪同着我们一起观看。我们边看边感叹,“真是了不得呢!不会是你自己亲手雕刻的吧?”我们问。“设计是他自己干的,雕刻是请了人的。所有的木石的打磨、上蜡,是我们两个干的。你打开手机用手电筒看看,那金丝楠木的花多好看啦,那起起伏伏的波纹会给你造成视觉误差;你用手摸一摸,却是非常平整的哩!”她的老同学的妻子很卖力地给我们做观赏指导。她的老同学有花白头发的头昂得更高了,我们甚至不用朝他细看就能感知到他的志得意满哩!
“二楼有专门的工作室,还有休闲时的听歌室,你们也可以去看看。工作室主要搞设计,当然摆的有一些木石的陈品;听歌室也是他自己设计的,功放机的外壳,音响的喇叭,座位前的木桌,我们一起弄了好几个月哩!”他们俩热情地带我们参观欣赏。
“三楼有什么?”我们意有未尽的问。
“有两个客房,临街的一面是一个搭了透明玻璃的露台,有花卉奇木,也有各种怪石。可以去看看吧?那根粗壮的树啊?就是金银花的粗藤呢,姿态可以吧?那个啊?是黄杨木,外形怎么样呢?那个啊?是矮干桧柏⋯⋯”他们两夫妻随时给我们指点释疑。
“你们两个的楼房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啊,在全桑植应该很难找到像你们这样的人家了!也只有像你们两个这样有共同情趣的人一起弄,才弄得出这样的生活环境哩!”她不由自主地再次发出感慨。其实,她的话,也同样是我的感受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