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认知驱动》,它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周岭老师说认知觉醒着重在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上,而认知驱动着重在目标觉醒上,让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做成一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整本书是从心法和技法两个方面如何完成目标觉醒。
1、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
什么是向内成长,向内成长就是说围绕自身展开的一些成长活动,比如跑步、阅读、早起,外向成长是指为是围绕着外部交换展开的一系列成长活动,比如说写作、画画、传视频,这些都是外部的成长活动。
当读到这一点后,狠狠地打动了我,因为在之前的话,很多时候都是内向成长,减肥跑步早起等习惯,都是围绕着自身的一些成长活动,虽然有很多习惯坚持下来了,但是总感觉没有产出,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这里把我的疑惑给点破了,原来我很多时候都是在作内向成长,没有什么产生,或没有拿出好的外部成果,在作的过程中犹豫、不笃定。
为什么没有做到外向成长呢,因为外向成长太难,在很多时候内向成长是自己定的标准,标准执行起来相对宽松,可松可紧,没有一个很好的硬性标准,而向外成长就不一样,向外成长就是说是由外部标准来确定的,你能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比较客观,
内向成长让我们成长更好的人,外向成长让我们成长更厉害的人,所以说相对我们来说的话,我们重输出-辅输入,重打造技能-辅习惯。努力去创造价值,借助目前的已经平台工具,去创造价值,去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在阅读一本书后,写一篇500字读后感;在跑步习惯中,可以拉更多志趣相同的小伙伴一起运动。
2、运用认知驱动做真正长期主义者
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我们如何去能做到呢?很多时候我们是靠毅力、意志力去坚持,去驱动。其实周岭老师给我们找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靠认知去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这书能让你戒烟》中提到了戒烟的方法,能够非常好的让我们理解认知驱动和毅力意志力驱动的区别,大多数人都不清楚烟瘾的真正机制,只有靠毅力去戒烟,往往这是盲目的,只有了解来龙去脉,看清了吸烟的本质以后才会觉得只因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才会把烟戒掉,核心就是从内心上意识到戒烟不是一种牺牲,不是权利补剥夺,而是一种收获和解放。
如果你还在苦苦支持做一件事时,用毅力驱动自己的时候就有牺牲感了,如早起就牺牲了温暖的被窝,阅读就是牺牲了手机娱乐的轻松………,而你如果明白了事情的意义和原因,就会觉得努力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一些变化。
具体我们如何去做呢?
一是要看清楚背后的机制。在我们看清机制原理后,会恍然大悟,忍不住去走向探索和实践之路,尤其是知道原理背后的好处时,会觉得不做这件事就是一种损失,增强我们做事的行动力。
二是寻找意义。寻找意义实际上是调动我们情绪层面的力量,让情绪脑这台机器为我们所用。积极的去调整,增强我们的动机,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待事情的长远意义。
三是感觉到好处。很多时候机制原理、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力量,动力会消弱,意义会模糊,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找到现实中的好处,去用我们的技能去打造产品打磨产品,从中获得一些正的反馈。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
认知驱动的过程就是看清机制,寻找意义,让我们长期乐观,而短期内要转换视角,找到反馈,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这是我们人生最好的模式,也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共同的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