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细雨纷飞,气温也骤降了五六度,清晨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一阵地中海的寒风吹来,不由拉紧了衣服拉链。不多的行人多数穿着大衣,也有几个穿着短袖短裤的从我身边经过,瑟瑟发抖。

路过街头咖啡屋,赶忙钻进去补充热量,一杯咖啡一个牛角包,在热空调的微醺下舒服了很多。这里的人们对中国人还不是太多见,自从我进去到坐下,好奇的眼神一直在我身上扫巡,自然都是平和的微笑的,我也微微点头示意或轻道一声morning。牛角包是刚刚出炉的,卡布奇多咖啡奶太过浓厚,心中想下次还是应该要点喜欢的黑咖啡。


轻轨从我身边划过,里面塞满了上班的人,街面上提着购物篮的多是老人,悠闲自在,喜欢佝偻着腰。由于前面聊过天,知道他们的年纪都是七十岁以上,那么七十岁以下的男人们都还在工作着吧。想起海法开出租的七十五岁老爷爷,身体健康满面红光,确实应验了劳动就是快乐的这句古老的谚语。其他剩下的不是游人,就是步履匆匆赶着开门的商人们。

我要去看的地方离酒店一公里左右,是这座城市最大的农贸市场。决定步行前往而舍弃公交或轻轨,一来很近,二来我喜欢走着看着。旅行就是如此,把自己完全丢进当地,近距离地看他们的生活,不要给自己设限,遇到好玩的好听的不妨停下脚步欣赏一二。
东地中海沿岸的老城市风格其实大同小异,比如希腊、塞浦路斯、土耳其以及耶路撒冷,建筑不高且比较陈旧,多数建筑年龄都在五十年以上,偶尔兀立的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其实十一二层左右,因了周围楼房的低矮才显得挺拔。不过耶路撒冷的房子也有其不一样之处,多数外立面都是大理石砌就而成,远观倒是庄重大气,只是颜色略显灰黄,不太合我们中国人审美观。不过要论起这些城市最美的地方,一般都在郊外,在一年四季常开的红艳艳三角梅和连片的大树阴凉下,一栋栋房子的红色屋顶连成一片,煞是让人艳羡。

耶路撒冷农贸市场其实也不是很大,总共有两条南北向的通道,长约数百米,两旁摆满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农产品以及水果、蔬菜、海鱼等,也有很多面包作坊,如山一样的面包和各式甜点堆放在外边桌子上,花花绿绿造型各异,散发着面包香气,让人垂涎三尺。市场上方有凉棚,宽敞且通风良好,里面干净整洁,喧哗声也不大,我注意到前来购买的人们都自带购物推车,市场里面也没有提供免费塑料袋。特别感兴趣的是前来购买一日三餐的人们,穿着打扮很是正规,特别是一位绅士,大胡子,戴着礼帽,一身白色燕尾服,蝴蝶结一丝不苟,手里拖着一个小小的买菜用篮子,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是参加音乐会而不是买菜的呢。


趁着还有时间,再次去老城里面转了一圈,西墙那里随时都有前来祈福或者倾诉的人,在苦路到大马士革门那一侧,伊斯兰教装扮的民众明显多了起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教派不同信仰的人在耶路撒冷这个小小的古城里面汇聚,其实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前天第一次来的失望感受而脸红不已。这里的居民心中有宗教,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宗教的一部分,宗教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生活在古城中,摆摊做生意就是过日子。而我神话了他们,总以为应该是在教堂里那般神圣、无烟火气。是我太浅薄,错把古城的这份喧闹当成亵渎,而宗教本就是让人生活得更舒适内心更向善的啊。就若大师或者圣人,他也是凡人,吃喝拉撒少不了的,不能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日常就怀疑他不再是,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我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