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条
长江中下游概述

长江中下游概述

作者: 老镡酸菜牛肉面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19:23 被阅读0次

      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河,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然也是丰富多彩。

我们首先了解它的地之理。

长江中下游位于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地区。地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七个省级行政区。它西起巫山,东至黄海,北到大别山南到江南丘陵。东西横跨1000千米,南北横穿400千米,总占地20万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以平原为主,其名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大多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海拔大多不超过50米,是我国第一大平原。

这里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均14到18摄氏度,降水在1000到1500毫米左右,活动积温达到4500到5000摄氏度,所以农作物一般为2至3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

而由于其地形平坦,所以陆路交通非常方便。而这里以长江为中心的水系非常密集,所以长江地区的水路交通也非常发达,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同时因为其独特的环境情况,这里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一些矿产资源,其有色金属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了基本的地之理后,我们再了解它的人之文。

中国的早期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而长江地区只有东部有一些原始的聚落。这种局面从人类形成聚落一直到春秋秦汉,都是如此。

而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再次大乱,由于国家间的争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入侵,许多中原国家开始向南部迁移。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长江流域开始快速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心继续向南移动。隋唐时期,南北发展基本平衡。而到了南宋,中国经济的天平终于倒向了长江地区,为各个少数民族占领的北方渐渐地落后了。

从此以后,长江流域一度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外交等的中心。诸如南京为我国“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等等。

即使到了明、清、现代,政治中心回到北京,但是其经济能力,科技力量,教育文化,外交贸易等,依旧引领全国。

说完了人之文,我们再说一说它的现之情。

现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其工业,农业等迅速发展,他们产生的废气污染了大气,而废水也污染了水源。

其次,因为农业用到土地,所以,填湖造陆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现象,这导致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大湖泊都发生了萎缩。

这些问题都迫在眉睫,关系到了我们的健康。然而,事在人为,相信我们也可以把它治理得非常好。我认为可以首先整治废气废水等排放超标;同时进步科技,加大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

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本概况,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深入吖

        ∪・ω・∪

相关文章

  • 长江中下游概述

    长江是世界第四大河,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然也是丰富多彩。 我们首先了解它的地之理。 ...

  • 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从小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傍着长江长大,我今天要说的是生活在这边的国家保护动物。 这里有很多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都...

  • 端午节别跟亲戚朋友说:节日快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开始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百越民族祭祀先祖的节日。百越民族,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民族,俗称南蛮...

  • 出梅到了

    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5...

  • 嘎蹦脆的锅巴和着南瓜糊糊红薯儿俏

    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农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唯一的山区大别山。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产水稻,所以主食是大米,我们的基因里...

  • 19妖风

    梅雨是一种天气,每年6、7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及韩国南部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绝...

  • 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们来说一说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方的情况。最开始这里是由长江及汉江两江的泥沙冲积而成,因此导致此地地质肥沃,矿物质...

  • 原野|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三峡以东,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以北,分为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四个部...

  • 回望三国之四——江东形胜多才俊

    长江中下游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割据政权,绝不是偶然。和关中盆地、四川盆地一样,长江中下游能够建立独立政权的首要条件...

  • 花卉科普 | 桔梗

    名称:桔梗 拉丁名:Platycodon grandiflorous 别名:铃铛花,包袱花 花期:长江中下游4-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江中下游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hd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