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其实我已经考虑很久了。
坚持写作一段时间,人都会进入一段迷茫期。找不到下一步的方向,怀疑写作的意义,甚至,因挫败而产生焦虑。
其实这也可以算是写作的瓶颈期。突破瓶颈,写作就会越来越顺手了。就如同我们跑步,当我们跑到一定程度,会感到很累,运动学上叫做生理极限期。这一时期,往往是最难熬的阶段,甚至会让人有即将崩溃的感觉。等到再坚持一会儿,跑步将变得越来越轻松。
当我在简书写下了50万字的时候,感到基本上没有写作的困难了。只要我想表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写作任务。
当然,即便我写了这么多,自己仍然很不满意。文采固然与锻炼有关,天分其实也很关键。
这个世界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天分这两个字了。
当我回头审视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恰恰是缺乏天分,那么,只能靠努力了。
好在我的脸皮足够厚,读者朋友对我拙劣的文字又有着足够的宽容,所以,还是坚持了下来。
那么,我们究竟该写什么样的文字呢?
我觉得在全媒体时代,作为一个写作者,输出的文字,要么有质,要么有用,要么用趣,三者至少做到其一。
有质。就是我们要努力写出优质或者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来感受到有美的享受,近而身心产生愉悦感,并激发自己继续阅读的愿望。
有用。就是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具有指导帮助作用的文字,比如说干货文。我当初学习markdown,就是在阅读了一篇介绍性文字后试着开始弄的。在我的同事都不知此为何物时,我已经使用得相当熟练了。
有趣。在快节奏的今天,有趣的文字特别能吸引人的眼光。当然,这种有趣,不是低俗趣味,而是一种让人读后能够在内心暗自拍手叫好的妙文,并且是越琢磨越觉得有趣。比如,杜雷斯的广告软文,就写得相当棒。
当我们在写作道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时,努力把自己的文字尽可能写得有质、有用或者有趣,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终究会写出让自己、让读者满意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