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参与了我们东区组织的作业展评活动,本次活动展评的是区里整个三年级的作文作业。
每个学校的作文在批改上各有各的亮点,有的学校要求规范,规定精细,从文章内容和字体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也有的学校尝试学生互批,让学生动起来……这些都是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
但是,仔细思考,这些都是形式和格式上的问题,是需要学校层面统一研究和制定的。不过,我们改作文是为了让孩子改毛病、学会写作文。
改哪些毛病?如何写作文?为了给孩子们以正确的引导,我们所批的评语的内容上,是不是也得有针对性?
一篇好作文的要达到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别说是孩子,我们不可能写出面面俱到、完美的作文。那么我们每次所布置的作文,就必须给孩子明确:这次写作哪个方面要达标。从我们目前的作业实际来看,我们每次都是布置课本上的单元习作,单元习作都明确指出本单元学生完成的作文要达标的是每单元的语文要素。比如,第六单元写身边有特点的人要突出人物某方面的特点,第七单元写国宝大熊猫要分多个方面介绍大熊猫……所以,我们在评价孩子们每次的作文就是要评价孩子们是否在作文中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那么,我们的评语就不应该回回都是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好词好句,而是个性化:写人是否突出了这个人的某个特点?这大熊猫是否分了多方面去准确地介绍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这是今天活动我的一点点思考,也希望我们的同仁们能够像今天一样去交流,去碰撞,早日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