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北三百八十里,曰虢(guo)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ju)①。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tuo)驼②,其鸟多寓③,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④。
注释:
①据,据树,也就是灵寿木,树干上多长着肿节,古人常用来制做拐杖。②橐驼:就是骆驼,身上有肉鞍,善于在沙漠中行走,知道水泉所在的地方,背负千斤重物而日行三百里。
③寓:即编蝠之类的小飞禽。
@御兵:即辟兵。兵在这里是指各种兵器的锋刃。辟兵就是兵器的尖锋利刃不能伤及身子。
译文:
再向北三百八十里的地方,叫做虢山。山上遍布着繁茂的漆树,山下生长着茂盛的梧桐树和椐树。山向阳的南坡,遍布着各色各样的美玉,山背阴的北坡,蕴藏着丰富的铁。伊水发源于这座山,向西流去,注入黄河。山中生长的野兽中,最多的是骆驼,山间生长的飞鸟中以蝙蝠之类的寓鸟最多,它的形体同鼠相似,却长着鸟一样的翅膀,它的叫声像羊,这种鸟可以预报兵情,防止兵戈之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