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小主刚开始写文的时候,日更一万,最疯狂的时候双开,日更1.6万是常事,6年间积累2000万文字,而且完本再上架,并且多平台上架,掌阅签约作者,多部作品在喜马拉雅播放。被业界成为“触手怪”,打破常规的事就是一天“说”一本10万字的作品。
咱就说,从容小主这样的付出能不成功吗?
写作界不缺乏大佬,但更多的都是普通的作者,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我刚开始写文纯粹是用文字记录生活、所思所想、给自己的文字一个安放的角落。没有目标,更没有欲望,单机写作并且乐在其中。
210天之后,平台提醒我开通原创,竟然每天有几分、几毛的收益。第一次感受到:平台给我提供写作的场所,竟然还给我收益,码字的尽头更足了。
就在我像个游击队员一样在写作平台到处游逛时,有幸遇到了写作路上的领路人从容小主,她是长篇小说创作者,给我鼓励:“先从系列文写起。”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性格,便开始了系列文的创作之路,一部接着一部,写完就放着,然后开始下一部。从来不觉得累,更不会感觉苦。
最近整理系列文的其中一部《老程37年新疆创业路》,这是2023年写的一部系列文,大约11万字,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主人公从18岁开始,历经37年的辛苦打拼终于功成名就。
一章接着一章修改发布,当时我自我感叹:“那些故事情节怎么构思出来的?现在重写绝对没有这样的激情!”
由此我明白:遇到好的题材、想写的东西一定当时就记录下来。过了那个时间段再记录,根本不是那个味道。
就比如戴口罩结束,中招身体受损我们就去海南缓解症状,顺带满足我亲近大海的愿望。从出发起我用《出行小记》记录每天的行程和遇到的人和事,时隔30个月900天的时间段,再看那些文字,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眼前浮现。
在外地旅居这一年多,遇到各种类型的北漂族:年轻人追求梦想;中年人想挣一份工资养家糊口;也有给子女帮忙和享受资源的老漂一族。于是我把遇到的人和事写成《北漂族》,一个章节一个故事,也算是对生活的记录。
开始写作的底气是阅读积累了一定的读书笔记,持续输出倒逼着我继续输入,阅读模式也从喜欢什么读什么转换成自主阅读,小说、人物传记、网文、甚至碎片化阅读。
记得一位大咖分享读书心得:读一本书一定要输出点什么,我深以为然。
阅读《欢乐颂》我写出《五美之一:***》,五个人物,五篇小文;
阅读《我的治愈人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主人公,书写不同的人物形象。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写问答,给出一个问题就像学生时代写命题作文:用一个故事文论证观点!
几百字到千字文、甚至几千字的故事文,我觉得这是练笔的绝佳方式。
持续写作这几年,碎碎念、问答、系列文章节、故事文,每天冲刺着我的生活,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总要。
也许有人会问:“写作这么长时间,收获了什么?”
最直接的收获,写作治愈了困扰我多年的焦虑。
间接收获则是我习惯了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分享观点,在文字的世界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文友们。
写作是一场苦行僧,短期内看不到收获,除非你真的有天赋。对时间安排、体力、耐性也是极大的考量,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文友们一部分人竟然不见踪影。
既然踏上写作的战车,岂有放弃的道理?那就一如既往地 写下去,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它会见证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