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一直南漂,也就每年的春节假期或者夏天太热回老家一段时间。老家的中年人很多都已经不敢认识了,怕在略有近视的眼中叫错辈分就尴尬了。我的姓氏在老家是个大姓,整个村里有两个小组的人都是一个家门的,都是各种亲属的关系。
叔叔是属于我们最小的太爷爷一房的后代,兄弟三人。作为从60年代末出生的人,所有的苦难也算是经历个遍了。两口子养了2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算起来也是属于人丁兴旺的一家了。故事就发生在这平凡的家庭里,只是结局有些让人唏嘘。
叔叔结婚的比较早,婶婶连续生了2个儿子,在当年计划生育的宣传下,本就不能再多生的,但是农村儿女双全的观念还是扛着压力又生下了小女儿。可想而知,在计划生育正火的时候,家里需要面对的是什么。家里的大门经常是关着的,不是自己想,都是没钱交罚款被封闭的,想进自己家,都需要偷偷摸摸的从后门。每天需要起早贪黑的把地种好,否则可能一家人饿肚子,还需要把三个孩子养活的差不多,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听到爷爷奶奶辈分的说到他们都不得不感叹一下,不容易!
不过生活始终是越来越好的,国家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也不可能落后多少。随着改革开放,叔叔伯伯们知道了打工这个词,也慢慢的走向全国各地。不再是靠着家里的一点土地作为唯一的出路。那个时候,乘着绿皮火车,他们跑遍了大江南北,北京的建筑工地,河北的铁矿、山西的煤矿,河南的砖厂,广东的陶瓷厂,基本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哪里的工资稍微高一些,那就去吧,哪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就这样过去十年,孩子们都大了,都在他们的努力下读完书,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叔叔家现在也还是家家羡慕的,都说养了几个好孩子,了不起的。我们都应该像他们学习,这是每次回家必被教育的。老大出门3年做老板,第一年回家开奥拓,第二年回家就是奥迪。老二也是各种名牌,房子已经买了好几套。最小的女儿也在给兄长帮忙,一起分担公司的业务。这一切都预示着,他们的生活都在越来越好,而且以后还会更好。
兄弟俩也很自然的把家里的二老接到自己身边尽孝,更好的照顾。更是惹得周边的叔伯羡慕不已,纷纷把这作为榜样的力量宣传。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兄弟俩分别结婚后开始了第一次不确定。大儿子结婚,娶了同为老乡的姑娘,还是贤淑懂事的,很快也为家里添了小宝宝,一大家一起也算其乐融融。之后小儿子结婚,这次娶了个当地算是中产阶级的掌上明珠,家底殷实。别人家富养的女儿就不是家乡人这般了,第一年各种家庭小矛盾,二老受不了孩子们老是家庭不和睦,主动提出自己在外租房单独住,到了节假日一家人一起聚聚就好。两个老人也自己找了事情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也算是满足各自的需求了。第二年,二儿子的老婆也生了宝宝,这时候就要求婶婶去帮忙带小孩,这个也无可厚非了,毕竟老人也愿意带自己的孙女。婶婶就每天自己在家吃完饭然后去到二儿子家开始保姆的生活,晚上再回家给叔叔做饭洗衣服。
16年他们小儿女出嫁,两个老人专门回来老家给家族的各个亲戚通知报喜。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在女儿婚礼的前三天才站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回来。当时我也有幸见到这个多年未见的叔叔婶婶,看起来和以前变化不大,可能就是头上的白头发提示着他们年纪已经不小了。婚礼之后很快又回到儿子的地方继续之前的生活,到这里,如果一切就这么平淡的过着,那也是生活给与的赏赐了。
可惜的是,17年底,叔叔突然晕倒,送到医院被查出肝癌。似乎命运喜欢和每个人开开玩笑,这是对叔叔的这个有点太过了。消息传出的时候,起初我是不愿意去相信的,毕竟才过去1年的时间,那时候看着如此健康的人又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病情呢。同时也想着,毕竟他有那么厉害的两个儿子,一定会想一切办法去治疗的,肯定会转危为安的。
就在今年4月,噩耗传来,叔叔的后事想在故乡来办,希望能够魂归故土。虽然家里的老房子早已经被风吹雨打的破烂不堪,家族的其他叔伯还是在尽力给找地方,回来肯定有个安置的地方。落叶归根,大部分人的最终愿望也不过如此了吧。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等着为叔叔送行,不过后来听说两个孩子觉得回来也就那么回事,干脆在那边花了点钱买了地方,安置在那边了。看来这个最终的愿望,叔叔可能也没法完成了。
1.169*��O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