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上班这点事儿读书
少说“如果”,多说“既然”

少说“如果”,多说“既然”

作者: 易范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6:03 被阅读49次

书籍《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美国著名的趋势专家,被称为全球50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和《连线》杂志撰稿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及白宫行政部门演讲稿撰写人。

少说“如果”,多说“既然”

本书核心:传统的“萝卜加大棒”的奖罚激励理念已过时,驱动力3.0,自我激励,更适用于复杂的、需要创造力的的工作场景中。

思考:是什么在激励着你?

1.驱动力的3.0

三种驱动力

传统的调动积极性方法:要么外部奖励,要么外部惩罚,比较适用于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但即便如此,这类激励时间久了,会促使缺乏内部动机,扼杀创造力,也会让人上瘾,滋生短期目标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比如一些公司迟到要受到惩罚,业绩做得好立马奖励。但结果是罚款也没能阻止迟到的脚步,只奖励业绩方式的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因为员工在意是否有公司可以提供更高的佣金。

驱动力2.0,来自外在动力,寻求奖励,避免惩罚。这种模式假设每个人都像机器人那样最大利益追求者。缺陷是,短期带来爆发,但效果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降低了人们愿意继续这项工程的长期积极性。

拿我自己的例子,我之前在微信阅读阅读电子书,它有一个奖励措施:每周每阅读30分钟奖励1元钱,上限5个小时。这个激励一开始对我来说很有趣,但我发现,我在阅读的每半小时都想兑换一次奖励,鼓励自己继续阅读,但当我这周阅读达到5个小时后,我基本不会再主动去多阅读,这样我每周阅读的上限就变成5小时。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评估自己阅读的真正意义,减少了对这项激励的在意程度。

驱动力3.0,来自内在动力,内心想把这个事情做好的欲望。

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关于猴子的学习行为的心理学实验:在一个有猴子的笼子里面放一把锁,放进去之前在猴子面前演示了一下打开锁的方式,这把锁通过旋转后再拉一下就可以打开。

放进去之后,这位科学家就在旁边观察那只猴子的表现,那只猴子拿起那个锁就在那玩弄起来,没有想到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把这把锁给打开了。打开锁这个动作对于猴子来讲既没有生存需求,也没有外在动力的驱使,是什么力量驱使猴子去打开这把锁的了?

这就是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的动力,猴子的好奇心驱使和想获得打开锁之后那中喜悦感

2.如何做到自我驱动--自主、专精、目标

要发挥内在驱动力,需要一些外部条件,需要一些特定环境。需要的三个条件:自主、专精、目标。

(1)自主就是能对自己做的事情做主,知道自己做什么?和谁做?怎么做?

案例:企业家冈瑟让员工自主决定上班的时间和地点反而大大提高员工效率

案例:3M公司的各种发明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技术人员可以自主的15%的时间

案例:美国捷蓝航空采用“家包”的方式令其客服排名大幅超越竞争对手

(2)专精是自己有意愿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创造心流的体验才能激发专精,面对的挑战与我们自己的自身匹配时,最好设计不太难也不太容易的挑战来一步一步完成。

(3)目标是设定正确的目标,才能更长期带领我们的内心。

内在目标:愿意帮助别人的成长,超越个人。

外在目标:荣华富贵,功成名就,以利益为导向。

这里所说设定的目标是内在目标。


“如果实现了1000万,我就会很开心。”

“既然我热爱帮助别人,那么我就去做这样的事情吧。”

“用“如果……就”的人,远远不如用“既然……那么”的人更加能够调动自己内心的热情。”

在《远见》中说,你需要不断询问自己:你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可能我们无法一下子找到让我们能够自我驱动的场景,但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多去寻找这样的心流时刻。

参考阅读:

1.有关《心流》稀缺的专注力|三本帮你审视自我的好书

2.有关《远见》远见|建立自己热爱的生活

相关文章

  • 少说“如果”,多说“既然”

    书籍《驱动力》,作者丹尼尔·平克,美国著名的趋势专家,被称为全球50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纽约时报》、...

  • 【20180227读书清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

    01 少说如果多说我可以 少说如果怎样,我就怎样,因为假设的都是目前没有实现的,也觉得不是容易实现的。多说我可以,...

  • 多说Yes少说No

    说Yes不是盲从 只是显得聪明 说NO不是你多高明 却阻断话题展开 你说的都是你已知的 别人说的才是额外收获 多说...

  • 多说yes,少说no

    2018.1.11 抢凳子环节,情绪控制,海豚时刻,情绪引导,今晚的我们玩疯了 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情景: 1. 寒...

  • 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会说

    俗话说沉默是金,可是总沉默,会让人显得木讷,有些必要的话还是要说的,而且还要会说,说好。 无论职场还是事业单位,都...

  • 逸凡的100个基本~92

    和话不投机的人少说话,但不要表现出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觉得话不投机那就少说,尽量不要多说,但...

  • 晨读感悟:少说OR多说?NO,NO,NO!

    无数的经验教训曾告诉我们:做人呢,多听少说。甚至还有事实来证明这句话存在的真理,比如这句:上帝给我们两个耳...

  • 少说“但是”,多说“同时”

    读书时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但是”这个词表示前后内容的是转折关系。如果你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在逻辑上构成转...

  • 少说不行,多说试试

    之前在群里听过小伙伴们推荐的王金海博士的语音,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等一系列课程,听了感触还是蛮多的,印象最深得是不要...

  • 多说我,少说你

    【0520 Xiao 作业】 三种错误的男女沟通方式: 1. 不说,让人猜。 2. 不说,忍,试图自己消化,假装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说“如果”,多说“既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x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