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和国72岁华诞,网络媒体、朋友圈“中国红”霸屏,为中国骄傲自豪,成为亿万民众共识。在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也可风闻天下大事,这不,昨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烈士日悼念活动;今日拂晓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这几天精彩纷呈的珠海航展;天安门广场喜迎国庆的花篮;还有吸精爆棚的电影《长津湖》、《峰暴》,都令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黔北遵义的秋高气爽一如既往,不知是否又破了多年的仲秋气象记录。但蓝天丽日非常契合中秋节、国庆节的氛围,开阔、高远、明朗、喜气。现在过年节,不再如过去忙碌在灶头上,碗盛盘装、鸡鸭鱼肉摞满一大桌。当下的人早就不稀罕饱口福了,出门走走看看、呆在家里刷屏手机、或围坐四方桌子打打麻将,都是大家的喜闻乐见。人啊,往往期盼着啥的时候, 短缺的或许就是啥;当不再稀罕啥的时候,那啥其实就已经成为富足。庆祝祖国72周年华诞,透过普通人家、平常百姓,就能看得出来,不缺吃了、不缺穿了,啥都有了,还有个啥值得心心念念。这好日子来得不容易,不用唠叨大家心里都门门清着呢,好多年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事,现在想想都觉得幼稚可笑,不过重回当初来看,还真不是矫情。以前老觉得外面世界啥都好,就我们自己不行,现在大家可不这么认为了。为个啥?因为有了耳闻目睹、因为有了客观比较,因为有了切身体会。我们的经济发展比别国快,我们防止新冠疫情比别国做得好,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我们的民族自信比任何时候都强。
家国情怀从来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怀揣在亿万民众的内心深处,洋溢在幸福美满的眼帘里,落脚在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之中。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遵义老城随拍)
读者留言:
伟强(重庆知青老友)
倚然,喜欢你的文章应该有些时日了吧,严格的说,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当知青的时候,你的一篇散文《迈开新生活的里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里面一些词句,也给人留下了一个有理想丶有追求丶有人生目标的好印象。年老退休时又读到你的文章,一个喜旅游,善交友,爱散步,平和悠闲的同龄人跃如眼帘,几十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作,这真是一个好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有人喜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有人喜股市操盘,麻将声声,有的喜行千里路,看万卷书,等等……。尊重每个人的习惯爱好,也是尊重人们自由生活的文明之举。你喜欢读书写作,就坚持地去做,只要自己快乐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