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曼沙古寨
美丽的澜沧江边,住着一个让人羡慕至极的民族:傣族。她们依水而居,自称为水傣。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栋街道曼沙社区,乘2路公交车到终点站_融创乐园下车,步行八百多米就可到达。
今日,我们驱车约八公里多,来到这座精致小巧的傣族群众聚居地曼沙古寨。我的眼睛立即被这里的傣族木楼、风土人情、热带植物所吸引,我用手机镜头,留下我与古村寨零距离的影像,与亲亲们分享。
曼沙古寨是西双版纳,较为完整的一个有原始民族特色的古村,村落依山顺势而建,具有古朴本色的竹木结构傣楼,也是傣族人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地。
曼沙古寨为典型的傣族古寨,房屋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傣式吊脚楼是很有特色的建筑。楼近方型,上下两层,傣家住宅习惯住楼上,竹楼一层四面都是通透的,整个吊脚楼都看不见门和窗,二楼楼梯口也是敞开的,所有房间都没有门,卧室与卧室之间没有隔板相隔,中间有蚊帐分隔,几代人都住在里面。傣族的卧室是不允许外人窥看的。他们觉得卧室是私人空间,不愿意被侵犯。傣族人有一个旧俗,到傣家做客要做到:一脱,二摸,三不看。一脱指脱鞋,傣族人爱干净,不可以穿着鞋进入他们家;二摸指摸傣族家里的钟柱;三不看指的是不允许看傣族家里的卧室。
开放的客厅,距地约七尺,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客厅四周是比较陈旧的家具,墙上贴着一些老照片。在客厅的一角外,有一些瓦罐和铁锅,这里就是厨房。他们很少用电饭锅做饭,多数就是用瓦罐来煮,他们觉得这样煮出来的饭更香。户与户之间以竹篱为栏,自成院落。四周多种植椰子、木瓜、香蕉、竹林等果木,郁郁葱葱,一片热带风光。
他们简单地生活着,过得自由自在而满足。对这种极简的生活我们或许不屑一顾,那是因为我们不是他们。想着千百年来傣人们在这里如此的生活,原来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人生。
任何人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能获得幸福,因为幸福的意义很主现,我们定义下的幸福生活其实不那么重要。
走进百米回廊,尽是来自各村各寨的农人,他们忙碌地摆弄着手中特产,聊着喜闻乐见的趣事。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别致整齐的摊位上皆是特色农副产品,伴随着介绍语和吆喝声,不知不觉人流涌动。不远处的回廊一侧摆出了烧烤摊和榨果汁的店铺,从新鲜山货到伴手礼,从烤鸡到舂木瓜,从炸串到柠檬汁,当炭火升起丝丝细烟,古寨的人间烟火从这里开始。曼沙已然成为“舌尖的天堂”。
很多女游客,穿着傣族服饰,搭配着传统的纸伞游走在古寨,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顺河而下,深入古寨,每隔十余米便有一栋传统傣楼,除去非遗传习所,这些傣楼都已成为咖啡店、餐饮店,更是热门的网红点。从竹楼到小河,从许愿并到木制的秋干,从佳人倩影到快门声声,曼沙已然成为古村的“坐标打卡地”。
我边走边看边想,纺织、傣陶、造纸,还有斗鸡等传统娱乐活动,是曼沙古寨的傣族人,靠介绍自己的文化吸引着游客,靠自己种地,种水果等山珍土特产,靠卖自己手工打造出来的工艺品……靠辛勤的双手生存!真令我佩服!
见惯了人挤人的景点景区,驱车而至这个离城不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隐于闹市的精致傣寨,度过一天的悠然闲适真好。曼沙古寨让游客见证了傣族同胞,自然淳朴的传统民风民俗,真是难得的好去处,我愿为您点赞。
2023-03-18夜











网友评论